傻大方


首页 > 会·生活 >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仁宗嘉佑六年,即1061年,苏洵带领全家从眉州搬迁至京城 。苏轼苏辙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苏轼几乎一夜成名,因为这个“第三等”可不是“第三名”,按照苏轼的成绩,他几乎就是百年以来的第一名 。那么苏轼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
受命担任主考官的是礼部侍郎(礼部的最高长官)、翰林侍读学士(给皇帝讲书的侍从官)的欧阳修 。当时的北宋文坛,文风虚浮、内容矫揉,以能写出奇诡艰涩、造作难懂的文章为傲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这种文风不利于当时的文化发展,作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旨在革除文坛积弊,为北宋的文化发展注入清流 。欧阳修冲破阻力,利用这次声势浩大的科考应试机会,重新制定评分标准,应试文章必须言之有物,平易流畅,所有空洞浮华的文章,一律不予录取 。
当年的考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字斟句酌,奋笔疾书,很快写出了初稿,之后三易其稿,言简意赅,仅用六百余字阐明了“以仁治国”的思想 。他认为“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之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
他认为“立法严而责人宽” 。“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 。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主要观点的意思是“可赏可不赏时,要选择奖赏,可罚可不罚时,就不要惩罚” 。无论赏罚,都要遵循“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忠厚之心,从而构建“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的海晏河清、天下昌明的理想社会 。
欧阳修读后大为激赏,在他所著《与梅圣俞》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 。可喜!可喜!”欧阳修感叹后生可畏:“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他预言,未来的文坛必将属于苏轼无疑,三十年后,人们只认苏轼,不晓得欧阳修 。欧公选人用人的胸怀令人钦佩 。
仁宗皇帝龙颜大悦,开心地对皇后说:“今天我已经为我们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苏氏兄弟一同到欧阳修府上拜谢恩师 。欧阳修惜才爱才,对苏家兄弟青眼有加,从此之后,两家感情日益深厚,并绵延后代 。二十年之后,苏轼的次子苏迨,迎娶欧阳修的孙女做了新娘 。
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官职不大,但这是苏轼正式步入仕途的起点 。
苏洵被任命为校书郎,在京城工作,正和他的心意 。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通叛,但是考虑到苏轼走后,父亲身边无人照顾,苏辙辞谢外职不就,在京城留守 。
这就意味着,苏轼要离开父亲的庇佑,独自撑起家庭责任 。也意味着从小形影不离的苏轼苏辙兄弟,从此以后,天各一方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阴历十一月十九日,是一个落雪之日,苏轼携妻带子辞别父亲,苏辙为兄嫂送行,从开封送到郑州,途中四十里的路,兄弟俩一路走一路说,心里的不舍溢于言表 。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手 。此后,苏轼在外打拼事业,苏辙在父亲身边替二人尽孝 。
行至郑州西门外,哥哥苏轼让弟弟苏辙返程 。又是几番叮嘱之后,苏辙骑着那匹瘦马挥手而别 。苏轼望着弟弟的背影,在古道上起伏隐现,直到看不见,才启程上路 。苏轼为弟弟写了第一首离别诗: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於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注释:
1.辛丑:辛丑年,即嘉祐六年(1061年) 。
2.胡为:为何 。兀兀(wù):昏沉的样子 。
3.归人:指苏辙 。庭帏(wéi):父母的居所,此处代指苏洵 。
4.乌帽:黑帽 。唐代时贵族流行戴乌纱帽,后来传至民间,成为闲居的家常衣服,简称乌纱 。
5.衣裘(qiú):夏衣冬裘 。专指皮裘或泛指衣服 。
6.飘忽:形容时光流逝很快 。
7.畴(chóu)昔:往昔 。
8.萧瑟∶风吹草木袭发出的声音 。
9.苦爱:至高之爱 。苦苦追求之意 。
唐代韦应物有诗云:“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风雨对床”成为兄弟之间思念的代名词 。这一首七言古风诗,回忆起哥俩曾经对床而谈的成长岁月,表达了哥哥对弟弟的“风雨对床“之思 。这种思念在随后的岁月中,以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的方式,被写进了兄弟二人的作品中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起句“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帏,今我何以慰寂寞?”明明没有喝酒,为何竟有昏沉欲睡之感 。我的心一直追随你骑在马鞍上的身影,直到看不见你 。你尚且可以一心陪伴家中老父,而今我离开你们,用什么来安慰心中的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你(苏辙)的身影越来越小,我(苏轼)赶忙站在高处回首眺望,只有你头顶的乌帽忽隐忽现 。这么冷的天,你还要忍着寒冷,我挂念你的衣裳太单薄,你独自骑着瘦马,在残月的映照下那么孤单 。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路上有的人为打发路途寂寞,边走边歌,看起来那么开心欢乐,童仆都在责怪我看起来那么凄苦悱恻 。他小小年纪哪里懂得,人生聚散,时光如水,岁月流逝,告别是常事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你我曾经寒灯相对、夜雨对床、谋划未来的日子,一去不返 。什么时候才能同听夜雨洒落在草木上的萧瑟之声?此情此意不可忘记,你也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
苏轼和苏辙依依惜别,既有分别的悲情,亦有伤感的离愁 。二人相差不过三岁,手足情深,一起同窗苦读,一起奋战科考,情谊深厚,非同一般 。正如《宋史·苏辙传》所说:“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
苏轼借这首诗,除了向弟弟苏辙表达了别后的牵挂惦念之心,还直言告诉弟弟,曾经“风雨对床”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一来各自成家,不能像小时候那样,随时可以秉烛夜谈 。二来从京都开封到陕西凤翔,一千一百七十里,一封家书都要十来天才能收到,只能各自珍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完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固然重要,但不要过于沉迷功名,退隐田园才是他们的共同理想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

文章插图
全诗起伏跌宕,情感饱满,惜别之情尽在笔端 。以古风的格调抒发了兄弟之间情浓于血,难分难舍的心曲 。清代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评价此诗“诗格老成”,而当时苏轼不过才二十六岁 。
苏轼刚刚步入仕途,就已经深谙官场不是自己追求的至高理想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屈能伸,不畏强权,旷达至性,既可以乘风破月,快意人生;又可以寄情山水,逆旅而行 。仕途跌宕、人生起伏,都成了他修炼的道场 。
苏轼在凤翔,为民请命,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小小的凤翔,因为苏轼的到来,景致更加丰润毓秀,山川更加巍峨峻拔 。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
【苏轼的词(苏轼的诗)】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猜你喜欢

  • 望海潮诗词鉴赏(望海潮名句)
  • 京城|@京城司机:今天晚高峰,看到辽字开头的这辆救护车请让行
  • 给力青春(给力是啥意思)
  • 宝妈|这些尿不湿早已进了“黑名单”,家长是省钱了,可害苦的却是宝宝
  • 认知能力|萌娃电梯遇到女孩牵着狗,“礼貌性”的问答引热评
  • 陈文祥|龙凤三胞胎出生第5天没了娘,爸爸坚强的带着4个娃,让人感慨
  • 绘画|越是高智商的宝宝,这三个行为越明显,不到3岁就能看出个大概
  • 感情里足够理智的女生(足够的理智和情感)
  • 笔迹特征(笔迹的意思)
  • 田奶奶|去年顺产生下孩子的67岁田奶奶,一夜之间被全国人记住,现状怎样

  • 上一篇:遇见阿秋第14关(莱昂凯和阿秋)

    下一篇:望海潮诗词鉴赏(望海潮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