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作家(唐诗)

【千年作家(唐诗)】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至今是孩童学习古诗的启蒙读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成为了哲理性极强的千古名句 。传统的解读认为,这句诗表现出了诗人王之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了“盛唐气象” 。事实果真如此吗?




千年作家(唐诗)

文章插图
王之涣《登鹳雀楼》
传统的解读方式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云:
景入理势者,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 。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凡景语入理语,皆须相惬,当收意紧,不可正言 。景语势收之便论理语,无相管摄 。
大体意思便是强调诗人创作时,景色与道理之间要达到统一、和谐的关系 。而这首《登鹳雀楼》就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诗歌开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自然壮阔的景色,这时如果欲图继续远眺,就自然需要登楼而望——于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描绘的“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道理,就与之前所描写的景色完美贴合在了一起 。
然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真的表现的是这样的哲理吗?
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登楼诗”的相关背景 。


千年作家(唐诗)

文章插图
白日依山尽
登楼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非常常见的诗歌类型,尤其唐代以后,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登楼》等 。诗人登高以后,往往极目远眺,抒发心中的情感 。
但如果考察登楼诗的传统,从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作登楼诗开始,悲愁成为了“登楼”作为一个意象的基本内涵 。《登楼赋》写登楼的原因:
登兹楼以四望兮, 聊暇日以销忧 。
接着,他铺陈描写所望之景, 河流、水中陆地、坟墓、原野等 。中间,他抒发了思乡之情:
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 。
令他不能自已的,还有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苦:
惟日月之逾迈兮, 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骋力 。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 。
自此,“登楼”成为了中国文人寄托思乡等忧愁之情的重要意象 。以后的登楼诗,往往抒发悲观的情感,如崔颢《黄鹤楼》云: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
总为浮云遮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王昌龄《闺怨》云: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
可见在中国古代,登楼诗往往是寄寓悲伤、愁苦等情绪的 。事实上,也很找得到与《登鹳雀楼》同时代的、寄托乐观情绪的登楼诗 。
那么,《登鹳雀楼》到底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第一,先来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的主要意象 。在登楼过程中,诗人所能捕捉的景物一定很多,而他唯独抓住了“日暮”“黄河入海”的景象 。而一看到“黄河入海”,很容易联想到《论语》中的一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千年作家(唐诗)

文章插图
逝者如斯
登楼诗中,表达时间流逝给人带来的无力感是极其常见的,正如王璨的“惟日月之逾迈兮, 俟河清其未极”所描绘的那样 。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选择的“落日”“黄河入海”,实则暗中寓意了这种淡淡的伤痛 。
第二,结合相关资料容易发现,鹳雀楼一共只有三层 。如果欲图“更上一层楼”,说明诗人并不在顶层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呢——诗人本已处在第三层,也即最高层,可是发现楼不更高,欲“更上一层楼”而不得,因而暗暗透露出了无奈之情呢?其实,结合前两句对时光流逝的表现,这里诗人想表达的无奈已经很清晰了 。


千年作家(唐诗)

文章插图
鹳雀楼:一共只有三层
此诗的作者问题,也成为了千古悬案 。
唐代有人编了一本诗集,名为《国秀集》 。它收有王之涣诗三首,包括那首著名的《凉州词》,而朱斌只有1首,即《登鹳鹊楼》 。
朱斌这个名字,我们听来十分陌生 。从历史上看,将无名诗人之诗归入知名诗人笔下十分常见,而相反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同时,由于《国秀集》是唐人编纂,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更少,而最早将《登鹳雀楼》视作是王之涣写的,是宋初的《文苑英华》 。
那为何《国秀集》听者极少,其意见也不被采纳,以至后世谬传了呢?这与当时历史背景有关 。
其编写者芮挺章,是在陈希烈的建议下编辑《国秀集》的,而陈希烈在安禄山攻陷长安后投降 。唐肃宗平定叛乱后,陈希烈被赐死,而《国秀集》的序言中就有“陈公”的名字,这样的书肯定是官方查抄的对象 。
同时,《国秀集》选诗质量并不高 。其序曰:
谴谪芜秽,登纳菁英,可被管弦者,都为一集 。
“可被管弦者”,意思是选的基本是入乐的诗,也就是音韵和谐的诗,其内容基本是应制奉和,送往迎来的应酬之作 。李白、岑参的诗歌都没有入选 。入选者基本是不入流的诗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作市井、坊间的“流行歌曲”本 。
因此,随着时代不断更迭、发展,这首诗的作者问题也就被混淆了 。而结合登楼诗的文化传统,与《国秀集》的入选标准来看,这首诗表达的既不是什么积极的宏大情绪,作者也非王之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