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英雄泪专辑)
本文乃上登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公元一二七八年,文天祥在抵抗元军的战斗中兵败被俘 。次年,在解赴元都燕京(今北京市)途经金陵时,他写下了《金陵驿》一诗 。
文章插图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起首二句,诗人描绘了一个富有特征的画面:荒草、夕晖、孤云,构成色彩黯淡、气氛苍凉的自然背景,处在这一背景中的中心物象则是离宫 。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曾在金陵小住,这里的离宫即指当年高宗的居所 。因此,离宫既点明金陵这一地点,又暗示当年行宫的气派,也显出今日沦亡后的破败景象,这不禁令人想起“彼黍离离”的诗句而顿生黍离之悲!而漂泊的孤云,既作为画面的一部分起着增强气氛的作用,又是亡国无依的作者自我形象的比喻 。可见,这两句诗不是在抽象意义上传示悲凄的感情,也不是一般的伤感之词,而是沉重的民族感情的流露 。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文章插图
文天祥
诗人以富有特色的景象描写,形象地表明他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联的 。
如果说诗的开篇重在写景,借景言情,那么,中间四句则以慨叹直接地流露诗人的亡国之痛 。这几句的慨叹,诗人借用典实来表达 。“山河风景元无异”化用《世说新语》中语 。东晋士大夫渡江以后,常相视而叹:“风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异 。”诗人用此抒发“国破山河在”的沉痛感受 。“城郭人民半已非”化用《搜神后记》中的故事 。汉道士丁令威学道成仙,千年后化为一鹤回到故乡,曾叹“城郭犹是人民非”,表示了因时间的流逝而引起的生命存亡之变,而诗人以此描写金陵沦陷后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 。“半已非”,包含很多复杂内容,它说明已有许多百姓惨死于敌刀之下,也说明幸存者成为亡国奴之后,过着似人非人的生活 。
文章插图
文天祥
五、六两句,分别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和《乌衣巷》的诗句 。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以“故垒萧萧芦获秋”的景象与“金陵王气黯然收”相照应,表现东吴政权灭亡的史实;在《乌衣巷》中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感叹富豪大族的衰落 。
这些诗句都和金陵有关,诗人借以用之,既扣住金陵之题,又以历史上的兴亡事暗示南宋政权的倾覆,寄托自己的哀思 。中间四句连用四个典故,自然贴切,绝无积之感 。前二句,以充满深情的笔调着重申述国土沦陷的现状;后二句,借前人之咏着重表现自己的感慨 。而“旧家燕子傍谁飞”句,又与“城郭人民半已非”巧妙相应,既在诗句内容上贯注一气,且再次强调了诗人把个人和国家紧密相联的沉挚感情 。诗人在用典时,还把个人形象直接置于其中 。
文章插图
文天祥
如“满地芦花和我老”,似令人看见遍野芦花,随风萧瑟,诗人弧身处于其中,满目悲凉 。这样,虽则是用典,也呈现形象的画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最后二句,诗人进一步联系自己的处境,把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在对江南故土的别词中 。结句“化作啼胸带血归”,包含多层意义:传说杜鹏是古代蜀王杜字离开国土后身死所化而成,诗人在这里以化鹃之意表明自己必定以死报国的决心,这是第一层;杜鹃因为嘴呈红色,鸣声哀切,故历来有啼血之说 。诗人借杜鹃这一特征,写出了自己一颗破碎的心,即使人去身亡,失国之恨也终难消除,这是第二层;杜鹃又有“催归”之称 。据说它的啼声极象“不如归去”,诗人以此表明他即使死后,精魂仍要归还故土的赤诚之心,这是第三层 。这一结句形象沉婉,感人至深,给全诗更添一重悲壮的气氛 。
【文天祥正气歌(英雄泪专辑)】
文章插图
文天祥
这首诗重在表现丧国之痛,感情悲抑沉重,但悲语之中又透出豪壮之气,正可见诗人深沉的内心和不可摧折的气概 。它和诗人其他的豪壮诗篇一样,同是表现一位民族英雄的本色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全诗抓住金陵城历史和现实的特点把写景、抒情、用典融为一体,使诗篇既有严肃的主题,又具有感人的形象 。
- 雪之下雪乃喜欢谁(雪之下雪乃赢了)
- 亲爱的自己(亲爱的她们)
- 相亲对象问我谈过恋爱没有(问女生有没有谈过恋爱)
- 霸道校草的拽丫头免费观看(霸道校草的拽丫头结局)
- 犹如近义词(烧水壶不烧水怎么回事)
- 男人恋爱后的变化(男人与男人相处)
- 吴红珍(吴红顺)
- 孩子|每晚睡前,父母带孩子坚持做以下事,时间长了有大惊喜
- 家长|7岁女儿语文考试得99.5分,回家闷闷不乐,妈妈看试卷后泪目
- 在地球修仙(女配修仙逆袭录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