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实验(亲子依恋不好)

上周发布了《孩子生了,谁来带?看看孩子怎么想「链接」》这篇文章到知乎平台后,平台给我推了更多关于亲子依恋相关的问题,比如下面这个:


亲子依恋实验(亲子依恋不好)

文章插图
细细翻看了十来个回答和评论,才发现大家焦虑的问题远比我想的多 。
以前养孩子,吃饱穿暖是首要任务也基本是唯一任务,至于启蒙啊、教育啊那是学校的事情,思想超前一点的父母,也许会看一些育儿的书籍,但总体来说,养孩子还是相对简单的一件事情 。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自媒体蓬勃发展,母婴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创作者,他们擅长把养育的过程无限细分,一个又一个专业词汇进入大家的视线,母乳喂养、亲密育儿、安全依恋等等,直接促成了当前育儿的大趋势--精细化养育 。
知识的传播有其有利的一面:大家育儿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无端的焦虑增多了,在这样的氛围中,养孩子必得小心翼翼,有一步行差踏错便动辄影响终生 。深卷其中的我们既无法忽视这些知识,也做不到面面俱到,真是身心俱疲 。
在写上一篇关于谁来带孩子的文章的时候,本意是想提供一个视角,让我们在做选择时能抓住重点,降低选择成本,达到多赢的局面,但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
对于我来说,安全依恋这个概念已经很清晰,它能指导我的行动,但写的时候为了简化而忽略了细节,写的宏大而模糊,对于大多数来说,这不符合认知的方式 。
大家需要的不只是怎么做,还需要知道为什么,需要能激发思考,才能达到内化,所以我又创作了这篇文章,当作对于上一篇没讲透的亲子依恋这个话题的补充 。


恒河猴实验启示


我们还是从哈洛的恒河猴实验说起吧 。
在哈洛的实验之前,当时西方社会的对于依恋的主流观点是“有奶便是娘”,“我们爱我们的母亲是因为我们爱她们的奶水” 。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所提倡的“哭声免疫法”在当时大行其道,母亲只需满足孩子饥饿、口渴的需求,孩子哭了千万不要抱,这会强化这种错误行为 。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偶然注意到一个现象,让他对主流观点产生了质疑 。
在他的实验室里,用来做实验的恒河猴幼猴,在研究员喂完奶把奶瓶拿走后,它们只是吧唧吧唧嘴,用爪子擦掉滴落在下巴上的奶水;而当放置在笼子里的一块棉花垫子,被研究员拿去清洗时,他们却变得非常生气和烦躁 。
这不符合当时依恋理论的行为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猜想:这些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口渴等生理需求外,一定还有一种接触柔软、舒服物质的基本需要 。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设计了后来对养育模式改变具有直接影响的恒河猴系列实验 。
在实验设计中他做了两个妈妈,一个是乳头能分泌乳汁的铁丝母猴,一个是只有乳头没有乳汁的绒布母猴,观察刚出生的幼猴跟两个妈妈相处时间长短的区别 。
实验的结果大家也已经知道了,幼猴只有在饥饿时会去铁丝母猴处寻求食物,其它时间都依偎在绒布母猴身边,亲昵的抚摸代理妈妈的脸,蜷缩在妈妈怀中,极力的寻求安慰 。
实验的结果推翻了“有奶便是娘”的主流论调,孩子不是喂饱了就可以,他们还需要与母亲接触 。
但是,这样就足够了吗?
这些跟代理母亲生活的幼猴能否健康长大?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
这些幼猴回到猴群后出现了严重的适应问题,他们极具攻击性,根本不合群,并且普遍有自残行为,完全无法适应猴群的生活 。
更糟糕的是他们拒绝交配,无法生育下一代,即使在后面的残忍实验中被迫交配生育后,他们也无法正常抚育下一代,有些甚至会杀死自己的孩子 。
是的,仅仅是喂养和接触也还是不够的,它们还需要更多 。
后续,哈洛以及他的学生罗辛布林又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的结论是:爱存在需要三个变量,即触摸、运动和玩耍 。
哈洛的实验揭示了在奶水之外,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需要 。那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依恋理论是否也成立?
哈洛之后,心理学领域各个流派无数的心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去探究这个问题,逐渐完成了人类爱的需要这块拼图 。
对婴儿来说,当基本需要(安全、食物)得到满足时,人就需要无条件、无须判断和不被拒绝的爱和归属感(反应性) 。---《0~12岁儿童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反应性就是养育者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包括了触摸、谈话、依偎和拥抱 。
互动是养育者与婴儿之间一种协调的交流,是一种出自本能的反应 。
他笑你也笑,他挥动小胳膊,你会不自觉的握握他的小手,摇摇他的手臂,充满爱意的看着他,摸摸他的头发,忍不住跟他说话,这些亲密有爱的互动无需学习,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
婴儿在在这样的互动中获得充分发展的养分,与养育者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也满足了自己对于安全感的追求 。


依恋为什么这么重要?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亲子依恋的重要性,是因为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
1.对孩子来说,对依恋的追寻是一种超越生死的本能需要 。
大家都知道,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那伤害能终止依恋行为吗?
在恒河猴系列实验的其中一个实验中,哈洛给绒布母猴装了机关,一旦幼猴靠在绒布母猴怀中则触发机关,一些母猴会喷射强气流,其它的则会射出钝头铁钉,用来迫使幼猴离开,那些被伤害的幼猴乖乖离开了吗?
没有 。当伤害发生时,它们只是呆在不远处,一旦驱逐行为结束,他们会再次返回绒布母猴身边,紧紧抓住它们的毛绒妈妈 。
对于人类婴儿来说,这种行为也具有一致性 。
试着回想下你曾经听到或看到过的那些虐童案,你是否也疑惑过,为何那些孩子不跑?比如韩国的郑仁案,小郑仁上幼儿园后,是有机会离开养父母的,但是她从未主动求助,也从未流露过要离开养父母的意愿,直到失去生命 。
2.依恋形成是有关键期的 。
在所有的心理学教材中,在谈论依恋理论的章节中,一定会提到一个案例:罗马尼亚弃婴潮事件 。
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罗马尼亚政府为了人口增长的目的,颁布了愚蠢的“770”法案:每对45岁以下的女性都应该为她们的祖国生下至少4个孩子,非特殊情况下禁止流产、禁止节育、禁止堕胎、禁止离婚 。
在法案持续的23年间,十几万婴儿被遗弃在拥挤不堪、无人照管的孤儿院,孤儿院的看护人员只负责定时定点的喂奶换尿布,其余时间孩子们只能盯着光秃秃的天花板和墙壁,完全被剥夺了与人接触的机会 。
直到后来当权政府垮台后,外界才得知了这些孩子的悲惨遭遇,其中的一些孩子被全球各地的好心人收养了 。
有研究者对其中一部分收养儿童做了追踪研究后发现,那些在6个月大之前被收养的儿童,大多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而6个月大以后被收养的儿童中的大多数,他们在之后的学生阶段和成人初期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情绪问题 。
在对人类依恋的后续研究中,心理学家确定了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6个月~1岁 。
在心理学领域,敏感期和关键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键期这个词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不可逆 。
也就是说在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剥夺了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和刺激,那能力的损失是不可能回到正常水平的,至少现在还没人知道如何纠正和弥补 。
不过好在依恋剥夺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少见的,只存在于极个别的案例中 。
我的一位老师曾分享过这样一个咨询案例,一对一线城市中产夫妻带着孩子向精神科医生求助,他们的问题是:孩子上了小学后,学习非常困难,感觉孩子的智力似乎不在正常水平,夫妻两人都是名校硕博,工作中也是中流砥柱,不明白孩子怎么会这样 。
医生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孩子对于幼时最大的印象,就是在婴儿床里看呆着 。后向夫妻俩求证,原来是孩子出生后,夫妻俩因工作忙碌,请了保姆来带孩子,又因保姆说话带外地口音,夫妻俩怕影响到孩子,所以禁止保姆与孩子说话 。
一个小小要求,剥夺了孩子与主要养育者交流的机会,也剥夺了其发展的所需要的关键刺激,在这样一个被剥夺的环境里,孩子不仅仅是智力受损,情绪情感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差强人意,成了现实中的“罗马尼亚弃婴” 。
3.不安全的依恋比例占了1/3 。
在对依恋关系质量的评定中,安全依恋是好的极端,而依恋剥夺是坏的极端,处于中间的还有不安全依恋,在西方关于依恋类型的调研中,不安全依恋的比例占了1/3,而这才是我们这样的普通父母所要面对的问题 。
初次看到这个比例时,我很惊讶,占比比我想的要高很多 。这个数字意味着,在不干涉的情况下,有很多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依恋关系,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建立安全依恋关系的必要性 。
我们很难从一个婴儿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华生提出“哭声免疫法”时,当时很多父母都松了一口气,孩子的哭闹让人心烦,如果科学都证明不用管是最好的方式,那何乐而不为呢?很显然,这是很符合大人需要的一个方法,这也是这个方法能风靡一时,甚至在当下也依然有市场的根本原因 。
(题外话: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一起睡眠训练而致宝宝丧生的悲剧事件,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之前发布的这篇文章《父母总是受指责,而不是受训练「链接」》,我们当下要警惕的还包括这种无良机构,用这种伪理论去抓你的痛点 。)
不安全依恋的高比例提醒了我们,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成为合格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弥补这个短板,我们不该拒绝自媒体浪潮下大量涌现的育儿知识,我们要做的是筛选它们,去实践去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育儿风格 。
4.安全的依恋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 。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安全型的学步儿,有社交能力的幼儿,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和更有能力的父母 。---《0~12岁儿童心理学》
建立依恋关系是婴儿社会性发展的第一步,婴儿在与养育者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对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 。
如果在与养育者的这种关系中他感觉到的是爱、信任和愉快,那在他之后建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婚恋关系等其它人际关系中,他会更加积极有信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关系,也知道如何去信任和支持别人,也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
是的,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更大概率的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成人,而我们确实为此负有一定的责任 。


【亲子依恋实验(亲子依恋不好)】写在最后


写了这么多,我想对于亲子依恋已经解释清楚了,最后说说我在学习依恋理论中的几点感悟 。
风险意识,有时候妈妈亲自抚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个抑郁的母亲会加大孩子形成拒绝型依恋的可能;一个偏执的母亲会加大孩子形成混乱型依恋的可能;一个高控制的母亲会加大孩子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可能 。如果一个抚养者不能整理好自己,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选择自由,孩子不是必须由妈妈来抚养才可以 。如果你的志向是去职场上拼搏,那就慎重的给孩子选择一位敏感负责的看护人,可以是爸爸、爷爷、奶奶或者是保姆,甚至是日托中心,重点不是他是谁,而是他们能做到何种程度 。聪明地做选择 。有了孩子的生活是琐碎而忙碌的,做家务、做饭、给孩子买买买、做启蒙等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面面俱到势必是很难的 。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我们要学会抓重点,所有这些琐事都比不上跟孩子做情感联结来的重要,触摸、谈话、依偎和拥抱 。足够的安全感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人生礼物,至于其它,都可以请人分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