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
文章插图
最近气温起起伏伏的,有时候一天之内经历两季,一周之内四季变换,让人不知道要添衣服好还是脱衣服好。俗话说“二八月,乱穿衣”,有的人坚决执行“春捂秋冻”的原则,衣服宁多勿少,而有的人早早就卸下棉衣,轻装出行。“春捂”有益健康吗?心脏病患者怎么捂更好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什么是“春捂秋冻”?春捂秋冻,不是从字面上理解的春天要穿得多一些,秋天要穿的少一些,这是指“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意思是春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不要忙着脱掉冬装,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少;而到了秋天,虽然气温稍有下降,也不要立刻增添衣物,应该适当冻一冻,锻炼身体适应寒冷坏境,从而避免疾病发生。因而也有“春捂秋冻,百病难碰”的说法。
正值春季,我们着重来说一下春捂。
心脏病患者要“春捂”虽然春季的气温有所回升,但是不够稳定,而且早晚和午间的温差较大,所谓春寒料峭,这时如果穿少了,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胃肠疾病、骨关节炎等等。而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注意预防“倒春寒”,还有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疾病。
既往我国一项研究发现,17.1%的心血管死亡是由于温度变化所造成,其中由低温引起的占92.4%[1]。其原因可能是在低温环境下,会引起血压升高、血液粘稠、血脂水平升高,容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甚至诱发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春捂”很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捂”呢? “捂”和“脱”要适时需要了解什么时候该“捂”,什么时候该“脱”。当昼夜温差大于8℃,不要忙着减衣,应该多捂一捂,并且根据气温随时增减衣服;如果气温持续在15℃以上,而且比较稳定,这时候就可以适量减衣。以身体感觉温暖,又不会出汗为宜。
部位要“捂”对俗话说“寒从脚下生”,下肢血液循环比上身要差,因此穿衣要注意腿部保暖,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双脚保暖。另外,头部也要注意防风保暖,避免低温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导致头痛、血压升高等情况。
气温回升还要“捂一捂”即使气温已经回升,对于心脏病患者和老年人来说,低温效应还有滞后影响,因此,气温回升了,心脏病患者和老年人还需要再“捂”7天左右,之后再慢慢减少衣服。
“捂”不只是穿衣服“春捂”除了穿衣保暖,还应该适当增加活动量,有助于身体保暖。另外,身体虽然要“捂”,但是家里不能“捂”,每天应该开窗通风换气。
划重点“春捂”是指春天要注意保暖,不要着急减衣。
春季虽然气温回升,但是不稳定,这时候,“春捂”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当昼夜温差较大时,应该“春捂”,重点是下肢和头部的保暖,除了穿衣,还应该加强锻炼,这样“春捂”更健康。
【 春捂|【健哥说心脏】又该春捂秋冻了,怎么捂?怎么冻?】
文章插图
- 主动脉夹层|晨读丨1月2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 社交边界感有多重要
- 评分|《神秘海域:盗贼合集》M站媒体评分解禁 均分88分
- 两个人一直腻在一起是怎样的体验?
- 宇宙的裂缝
- 心电图|【科普】心电图上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心脏病吗?
- 血脂异常|《脑心同治 医者语录》 ——陈伯钧:预防心脑血管病要从青年开始
- 知识|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为人处事把握“这个字”,方能悠然自得
- 夜读 | 过年你回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