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裂缝

作者:黎荔
宇宙的裂缝
文章图片
宇宙的裂缝】曾经见到一幅油画 , 画的是桌上的苹果、散落的坚果 , 还有摆放其中的小圣诞树——一种由苹果、坚果以及一小棵缀满烛光的圣诞树所组合的田园宁静生活 , 但在画的一角 , 却突兀地出现了一只手 , 这只手一点点在撕破这充满了旧日牧歌情调的画布 。 这只手的突然出现 , 带来了一种紧张感和压迫感 , 它凸显了“田园宁静生活”的虚构性 。 在这只手与“田园宁静生活”之间 , 宇宙有了裂缝 。 那条细微的裂痕 , 在侵蚀着一切 , 虽不现形迹 , 却慢慢地在逐渐延伸 。
这幅画让我想起了张爱玲最负盛名的小说集《传奇》第三个版本的封面 , 由张爱玲好友炎樱设计 。 一张晚清的时装仕女图 , 一个妇人百无聊赖地弄着骨牌 , 旁边坐着的奶妈抱着孩子 , 仿佛是晚清家常的一幕 。 可是很突兀地 , 有个比例不对的人形幽幽地出现在栏杆外 , 正好奇地往里窥视 。 画面上的旧家旧人是用红色工笔描绘 , 而现代人则是简笔勾勒了一个轮廓 , 以蓝绿色填充 。 画中那破窗而入的现代人颇具象征主义意味 , 整个画面有着巨大的冲突感与悖谬感 。 我们一般的解释是 , 那个窗外人就是张爱玲自身 。 她深深扎根于传统里 , 她的身世使她谙熟古老中国的生活方式 。 但她又生长于东西交融的上海 , 深受留洋归来的姑姑和母亲影响 。 这使她可以出入两边 ,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她所熟悉的封建旧家庭 , 既能入乎其中 , 又能超乎其外 。 其实 , 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 , 这是张爱玲作为一个“虚无主义者” , 对于世间一切的怀疑 。 她知道自己在小说中虚构着人生 , 小说是以叙事的方式对小说外的世界营造的一种内在时空的幻觉 。 小说作为一个人工制品 , 不可避免地带有缝合编织的痕迹 , 张爱玲从不曾将自己放进小说中 , 扮演一个角色 , 因为连她本身都是虚无的 。 这个封面画中的窗时窗外 , 既是传统与现代 , 也是书里与书外 , 真实与虚构 。 古典生活离我们很远 , 却用精细笔触刻画;现代生活离我们很近 , 却如幽灵如幻觉 。 到底什么是真实 , 什么是虚构?这其中有一道深刻的裂缝使人感到不安 。
宇宙的裂缝
文章图片
在漫长的一生中 , 我们都肯定有过那样的时刻 , 眼前的世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道毛细的裂缝 , 裂开了的缝隙在心头 , 眼里看不出什么损伤 , 可感觉它细而深的缝 , 暗暗在蔓延 , 在增长 。 也许你甩甩头 , 把某种荒谬想法轻轻抹去 , 于是 , 最初的冰裂后又重新结冰 , 大小裂缝留在了冰面 , 到了某个厚度 , 已不用担心冰面再次裂开 , 你的世界观重新稳定坚固 , 光滑平整 。 我们都倾向于生活在一个没有裂缝的世界上……怎么才能做到呢?人在处理信息时有一种选择性倾向 , 在每天扑面而来的大量信息中 , 人所感知到得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习惯、需求、立场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 , 这就是选择认知 。 我们总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在主动格式化自己的眼中世界 , 让这个世界与我们的操作系统之间达成自洽 , 于是 , 眼前这个世界稳定坚固 , 光滑平整 。
不过 , 我们人类中还有些独自走得很远的哲人 , 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 到庄子的“庄周梦蝶” , 他们其实都是俯身冰面 , 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轰隆隆的冰裂声 。 他们发现 , 再无懈可击的完美的眼前世界 , 也不过是人们对现象世界的组织与缝合 , 对片断化、零散化、复杂化的经验世界的缝合 。 总有一天 , 一道在画布上流下去的颜料 , 一只一点点撕破画布的手 , 会彻底地暴露这种缝合的本质 。 在裂缝的后面 , 恰恰隐藏着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更真实也更深刻的关系 。
宇宙有了裂缝 , 常常是在远离人群的时刻 。 当我一个人呆在屋里 , 和自己巨大的平静呆在一起 。 当群山在河边生长 , 城市席卷麻木的动物 , 当风在血液里叫嚣 , 远古的枝丫触动缄默的神经 , 当故土与前路重叠 , 幼时的月光照在脊背 , 某些时刻 , “我”苏醒在我的身体里 , 也会突然意识到——宇宙的裂缝 。
比如 , 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和别人把我塑造成的那个人之间的裂缝 。 或半个裂缝 , 因为还有生活……
宇宙的裂缝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