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已知”与“未知”,我们应该采取并坚持“变与不变”的方式,不能恣意妄为。那么,如何来判断“变”还是“不变”?我想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要用业界公认的临床研究方法,来探索对临床有效性的判断,这就是“不变”。我们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这个病毒是新的,有很多“未知”因素,这就需要“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有关新冠肺炎诊治方案(1—7 版试行版)中有不少推荐使用(试用)的药物,但当时世界上所有药物都不是直接针对新冠肺炎病毒而开发的,这些推荐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经过基础研究、体外试验、经验使用、观察性研究等非经典、非严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而获得推荐的,这在紧急状态下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是一种“变”。而且我们还认识到,国家权威机构不仅给临床一线提供了使用的指导,实际也承担了责任,这种“变”是需要巨大担当的,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初心“不变”。而在一线,选择哪些药物应用到临床,哪些不能贸然使用,这些并不是“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不是凭借偶然的机遇可以解决的,而是有规则可以遵守、也是必须遵守的,这就是遵循医学原则、医学规则的“不变”。所有的治疗,都需要临床工作者在一线去根据医学规律、疾病规律(尽管还在不断研究)来审慎落实。除治疗以外,实际还是需要在临床过程中允许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更多地观察疾病本身,用已知的知识来探索更多的“未知”。换言之,推荐的诊疗方案,本身也不能作为“绝对”的参考,更不能有所谓指标要求“绝对的执行”。
我非常喜欢循证医学大家唐金陵教授对于学好基础、打好基础的重要性的这段话:“没有对基础的深刻理解,容易人云亦云,迷失在眼花缭乱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另一方面,则在需要变通的时候不懂得变通,认为在现实世界,大数据研究可以替代随机对照研究在评估疗效中的作用,认为中医药疗效评估可以绕过随机对照实验而另辟蹊径,认为大样本就是大科学等等,是缺乏对临床研究基本原则的应有的坚持。相反,在没有随机对照实验证据时,认为不应该推荐戴口罩预防相关肺炎,认为锻炼可以预防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不足,甚至怀疑降落伞可以救命等等,是死搬教条、不懂变通的表现。”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无论是药物、疫苗,还是非药物干预措施,都同样应该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和践行过程。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著名学者撰文呼吁:“临床研究试验应科学、规范和谨慎,尽量避免对临床救治产生干扰,否则就是对患者不负责任”;“应当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设计规范与准则,需要顶层设计,有序规范地开展临床研究,并构建统一的标准化的COVID-19(新冠肺炎)病案报告系统”等。这些意见实际也是对处理“知与未知”而采取“变与不变”的方法的规范。所幸,我们正走在不断规范的道路上。
概括而言,对于“未知”的探索,是要从“已知”出发的。“已知”和“未知”之间当然有明确的区分,但也要看到它们紧密联系的一面。如果一切都是从空白出发,人类就不会进步;正是因为在我们前面已经有了大量“已知”的研究,那么我们才能用这些“已知”的规律,用业界公认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推断更多的“未知”的可能,并给出一些结论性的意见,从而努力把更多的“未知”变成更多的“已知”。“变”与“不变”的把握,需要专业性。
坚持医学专业技术主义与医学人文的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医学
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无数人的努力与牺牲,但医疗从业者们也从未将追求医学的效率凌驾于尊重个体生命的完整之上。
回到开始所提到的那张温暖的照片,无论是 27 岁的年轻人还是 87 岁的病者,都是人类的一员,他们有着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关怀,之所以会红、会火,甚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我认为是集中折射出了医学的技术力量和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这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医患关系。
一方面,我们作为医者,照护好病人、救治好病人是我们的职责。这个职责需要我们用一种技术的力量、专业的才能去发挥医护人员的救治本领,拯救病人的身体,而同时更要带着人文、带着人道、带着人性的关爱去面对、去舒缓病人的疾苦,用关心支撑他们的精神。这两者是分不开的,这才是对病人真实的爱,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即使在大疫大灾面前,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这一点。这样,我们对于生命的理解才是完整的、是丰富的、是多层次的。
- 老爷子,你去这个养老院不行吗?
- 85岁高龄老人独自居住在山上吃白石崖,老人喊了好几个名字
- 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在饮食上有什么讲究?牢记这6大注意事项
- 人到中年,遇到婚外暧昧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 两个人一直腻在一起是怎样的体验?
- 没有它,周围世界将不复存在!能瞬间穿透我们目前所见的全部物质
- 人在职场,提拔在酒桌上的人,往往是这样的
- 父亲为了一个女人狠心抛弃了我们母女,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怀
- 老婆怀孕了,老公应该怎么办?
- 决定离婚那晚,她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8个男闺蜜全把她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