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警惕“疼痛”信号,谨防“沉默杀手”

病程|警惕“疼痛”信号,谨防“沉默杀手”
文章插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13.5%,接近深度老龄化。在庞大的老年群体中,骨质疏松性疼痛是非常普遍的临床问题。
尽管医学飞速进步,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并未有效降低。大众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了解仍远远不够,对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更是缺乏了解和应对措施。事实上,疼痛是骨质疏松症进展期的预警标识,警惕“疼痛”信号,谨防“沉默杀手”。
病程|警惕“疼痛”信号,谨防“沉默杀手”】骨质疏松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漫长的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最早期并无明显症状,起病隐匿,患者往往难以察觉。在这段时期里,患者身体未发出明显信号,仅仅存在一些悄然发生的骨代谢改变。随着病情发展,骨小梁变稀疏、骨密度下降,骨强度继而减弱,疼痛成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事实上,此时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好事”,它提醒患者避免大强度活动,及时重视骨质疏松问题以预防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骨强度进一步下降,最终可能发生脆性骨折。所谓“脆性骨折”,即在非常轻微的外力下,便可造成骨折。比如,打个喷嚏导致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从沙发上起身没站稳,坐倒在地上,便导致髋部骨折;不小心滑倒,手撑在地上,便导致肩膀或手腕骨折……
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将面临保守治疗病程长、痛苦大,手术治疗风险高的两难境地。因此,重视疼痛、预防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性疼痛早期最常出现在腰背部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进展期的预警信号,一定不要轻易忽略这个信号。骨质疏松性疼痛早期最常出现在腰背部,用一句民间俗语“腰酸背痛到处疼”来形容十分贴切。
患者常感到整个背部特别是脊柱两侧广泛性疼痛,具体特点可表现为酸痛、胀痛、疲劳性疼痛等,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夜间或凌晨被痛醒。此时,影像学检查往往并无特别严重的骨性病变表现,容易出现“症状重而影像轻”这样相矛盾的临床现象。还有许多女性患者会被家人误认为是“更年期”表现,其本人更是“有痛无人解”,徒增生活烦恼。
骨质疏松导致疼痛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其一,骨量下降,脊柱骨承力强度下降,渐渐不能耐受正常的负荷,甚至某些应力集中部位可出现微骨折,从而诱发疼痛;其二,骨代谢异常,伴有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刺激局部神经末梢诱发敏化现象,产生神经性疼痛。
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出现了疼痛的骨质疏松症即“痛性骨质疏松症”,这意味着整体病程由早期进入了中期,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将造成以下危害:
1、疼痛直接导致的危害。日间活动受限、夜间影响睡眠是疼痛带来的两大直接后果。由于负重、行走等动作受到干扰,年纪较轻的患者不得不放弃远足旅行等“退休后计划”;对于年纪较大、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甚至连起床、如厕等基本日常行为都难以独立完成,进入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状态,给患者本人及家庭成员增添了很大负担。长期夜间睡眠不佳还会影响日间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久之可能促发认知障碍,将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任由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危害。有些人认为骨质疏松和疼痛都是“老化”带来的自然现象,不必积极处理,顺其自然最好。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即骨质疏松确实是衰老过程的一种表现,但如果不科学、积极地应对处理,会形成“疼痛—少动—更疏松”的恶性循环,加快人体衰老,不但影响存活期的生活质量,最终可能影响寿命。
三级预防有效应对骨质疏松性疼痛
鉴于疼痛在骨质疏松症病程发展中的重要信号作用,可将疼痛作为主要指标,以保护患者活动功能为核心目标,对骨质疏松性疼痛采取分级防治。
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一级预防:
适用于经骨密度等检查已经诊断为“骨质疏松”,但还没有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对于50岁以上、围绝经期女性、平时缺乏日晒和锻炼等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建议提高主动筛查意识。如果达到了诊断标准,可在内分泌科专科医师指导下,采取系统、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减缓病情发展速度。
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二级预防:
对于已经出现“痛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定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积极应对,做好“抗骨松、控疼痛、防骨折、保功能”的二级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