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沈琳:肿瘤治疗之路需要跨学科跨界协同开拓

来源:人民网
消化道肿瘤一直是我国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课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开拓肿瘤治疗创新之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多学科、各界人士的多方努力”。
沈琳教授表示,内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胃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活检是诊断胃癌最重要、最可靠的方法。该检查不仅能直视黏膜病变,还能直接取病变部位进行组织病理活检,对早期胃癌筛查的准确率高于其他筛查方法。但我国在早期发现胃癌的人数不到15%。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普及胃癌筛查存在难度,人群接受度也比较低。结直肠镜检查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检测手段。肠镜筛查是规避肠癌的有效途径。另外,针对结直肠癌相关的甲基化DNA标志物检测,也有助于实现早诊早治以及肿瘤的复发监测。在食管癌早筛方面,主要有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脱落细胞学、组织标志物及血清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等手段。
她同时表示,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率仍然比较低,主要因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人们早诊早治意识不高。因此定期检查、规律饮食和有效的科普宣传提高肿瘤早诊早筛意识尤为必要。
沈琳在回顾过去一年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发展时表示,我国在免疫治疗方面经历了更多探索,但突破发展瓶颈后便势如破竹,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国内外成果。近两年我国在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方面也有持续性的突破。
健康中国|沈琳:肿瘤治疗之路需要跨学科跨界协同开拓】支撑医学专家开展临床研究的基石是中国原研药物的发展。沈琳介绍,在药物创新中,发现靶点是关键一环,这需要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密切合作。同时寻求更多技术创新,降低药物成本,惠及更多中国患者,也需要药物研发人员做出更多努力。
最后,沈琳教授表示,原研药物创新要根据临床上发现的新问题提前布局,临床研发应该更贴近中国国情和国内患者需求,虽然目前中国原研药发展体系尚不成熟,研发时间较长,但临床医生、药企、研发人员等均冲锋在一线营造了蓬勃向上的研发氛围,今后也将会紧密合作,持续探索,脚踏实地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