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壮小伙拔牙后发烧半年,只因为多了个“心眼”?( 三 )


文章插图
期间每每有同事来探望,问起小何的病因,小何总是一脸纠结地说:“说来话长,其实主要是因为我长多了一个‘心眼’”。
相关案例老陈最近不知是怎么了,总是时不时头晕、低烧、没力气,有一次加班时头晕得厉害,差点摔倒,在家人的敦促下,他去了医院检查,头颅磁共振的结果显示颅内有一小块占位。这下一家人可慌了,难不成得了颅内肿瘤?他们辗转来到神经外科就诊,医生看了放射科的磁共振报告,安抚了老陈一家:颅内的病灶首先不考虑肿瘤,但是单纯的梗塞灶还是合并感染,很难明确。
由于老陈近期反复低热的病史,医生建议把感染相关的检查做完再评估。心脏彩超检查后,答案终于被揭晓了:老陈患了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的赘生物随着血流飘动,颅内病灶很有可能是赘生物菌栓脱落造成的栓塞。经过规范的抗感染和心外科换瓣手术,老陈最终顺利康复了。
小林是个大二的学生,最近不知是不是因为课业紧张、学习太辛苦,总是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整个人状态也差了很多,还瘦了不少。小林去了中山医院感染病科就诊,医生听说他这几个月来反复发热,建议把胸部CT、心超、血化验都查一下,希望能找到发热的原因。
心超报告当场就出来了: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病情需要,小林住进了感染病科病房,入院时抽的血培养和血病原学二代测序都检出了同样的致病菌:缺陷乏养菌。医生说这是一种口腔正常定植菌,由于小林有先天的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这种平时不易致病的细菌就附着在了畸形的主动脉瓣上,引起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过抗感染和手术治疗,小林顺利康复出院,回到了校园。
医生提醒1.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后如果能附着于心脏的瓣膜,并在瓣膜上生存、繁殖、形成赘生物,就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心脏内局部的感染可能会导致瓣膜穿孔、脱垂、反流,心功能恶化甚至衰竭,危及生命;而心脏外的并发症也同样危险,细菌菌栓可以随着血液循环全身播散,造成各脏器的栓塞,比如颅内、脾、肾、肺等器官的梗塞和脓肿。患者可以表现为反复发热,也可有胸闷、气促、活动耐量下降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对于已发生菌栓栓塞事件的患者,即使尚没有严重的心衰,也可能预后不佳,必须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明确致病菌,经过有效的抗感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努力改善预后。
2.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怎样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基石是明确病原学诊断。不同的致病菌的药敏特性不同,首先必须尽可能明确致病菌,才能针对性用药抗感染。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常需要抽取血培养(必要时重复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现在随着科技进步,病原学二代测序越来越普及,这项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对明确病原学诊断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在积极抗感染后,相当一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瓣膜和赘生物、彻底清除感染灶,换上人工瓣膜。但这并不是治疗的终点,手术后依然需要继续用药抗感染4-6周甚至更久。所以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是持久战。
3.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
从患者易感性角度来说,有心脏瓣膜结构性病变基础的人更容易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比如先天性瓣膜病/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换瓣术后的患者,其中风险最高的是既往有过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换瓣术后的患者。对于这些高危人群,一过性的菌血症就有可能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比如拔牙或口腔手术(尤其对于口腔卫生欠佳者),严重的腹泻、肠道黏膜屏障破坏、细菌入血,外伤、皮肤黏膜屏障破坏等。
4.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于以上感染性心内膜炎易感高危人群,如果需要进行拔牙或其他的口腔科有创操作,建议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但其他的有创操作比如支气管镜、胃肠镜、膀胱镜、喉镜等,均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非高危人群,即便进行口腔有创操作,也并不一定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本文首发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团队(zsgr2020),医师报已获授权发布
作者:蔡思诗 黄英男
审核:胡必杰 潘珏
编辑:黄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