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有一种癌偏爱「南方人」,这个省的发病数占了全国的60%

来源:生命时报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 舒小镭
相比于肺癌、肝癌等高发癌症,鼻咽癌不那么常见。然而数据显示,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该病发病率高,我国鼻咽癌患者几乎占全世界的50%,呈南高北低趋势,多见于广东、广西、海南、港澳、湖南、江西等,其中又以广东省发病率最高,患病人数大约占到全中国的6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2.8:1,30~60岁多见,40~59岁为发病高峰。鼻咽癌因其发病率具有独特的地理分布,在我国又被称作“南方癌”。
鼻咽癌|有一种癌偏爱「南方人」,这个省的发病数占了全国的60%
文章插图
鼻咽癌“偏爱”中国人
鼻咽腔不是鼻腔,它是处于鼻腔后面、连接鼻腔和口咽的呼吸通道。鼻咽腔是一个隐蔽的空腔,大小较恒定:垂直径和横径各约3~4厘米,前后径约2~3厘米。鼻咽腔通过多个孔道分别与颅内、鼻腔、口腔、口咽相通。鼻咽腔的黏膜上皮细胞恶变形成的肿瘤即为鼻咽癌。
几十年来,笼罩在中国华南地区上空的这一魔咒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鼻咽癌到底为何在这里高发,成为了极其热门的研究话题。由于鼻咽癌特殊的分布特点,很显然,它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不是年龄。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鼻咽癌在华南地区高发,是由EB 病毒感染环境、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多重因素综合导致的。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相关的病毒叫EB病毒,最早发现于1964年,属于γ疱疹病毒亚科,是最早被鉴定和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鼻咽癌患者都是EB病毒感染阳性。因此,业内专家很早就达成共识:EB 病毒是导致鼻咽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单说EB病毒带来了鼻咽癌还不足以说服所有人,因为有个奇怪的现象无法解释:除了广东人,全世界其他地区绝大多数人也都被EB病毒感染过,但他们并不得鼻咽癌。
后来,相关研究发现,广东地区80%的鼻咽癌患者体中都存在一种独特的高危病毒亚型,被称为 BALF2_CCT 亚型。如果一个人感染了这种高危EB病毒亚型,他的鼻咽癌发病风险将比感染低危亚型的人增加11 倍。非洲和欧洲极少有感染这种高危亚型的人,中国北方人群感染比例也低于5%,但在华南地区,感染这个高危病毒的人群比例高达 40%。
鼻咽癌|有一种癌偏爱「南方人」,这个省的发病数占了全国的60%】化学致癌物亚硝胺。咸鱼、腌肉、腌菜这类食物含较高的亚硝胺盐,尤其是一种称之为二亚硝基哌嗪的物质含量特别高,均被认为与鼻咽癌发病关系密切。两广地区的居民喜欢吃腌制的咸鱼等食物,增加了鼻咽癌的患病风险。
此外,还可能与某些有致癌性的微量元素有关,例如高发地区的饮水或是食物中往往镍含量较高,而所含硒又较低,这都可能促使癌的形成。
遗传易感性。广东省中山县244例鼻咽癌中,25例有家族史,占比10.4%。鼻咽癌发病的种族特异性和家族高发倾向,提示鼻咽癌发病可能与血缘和遗传有关。比如侨居海外的广东人,他们后代的鼻咽癌发病率仍明显高于当地人。
出现症状后极易误诊
由于鼻咽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很多常见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等表现类似,故易误诊。因鼻咽侧壁肿瘤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导致患侧中耳积液,常被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因“回吸性涕血”而以“咯血”反复就诊呼吸科;因“鼻塞、涕血”而诊断“鼻炎、鼻窦炎”;因肿瘤向上侵犯脑神经甚至颅内,导致视力障碍、复视、眼球固定、面麻、头痛等症状,向下侵犯后组脑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吞咽不协调等就诊眼科、神经内科、脑外科。从临床上来看,我们总结出以下这些症状,可能是鼻咽癌在敲门,必须谨慎。
涕血和鼻出血。肿瘤表面丰富的小血管破裂、表面糜烂及破溃而出血,表现为回吸性血涕或涕中带血,尤其晨起后回吸血涕更有诊断意义。若肿瘤伴明显破溃坏死、脱落或深大溃疡,严重者可出现鼻咽大出血。
耳鸣及听力下降。鼻咽癌好发于咽隐窝,肿瘤压迫侵犯咽鼓管咽口导致通气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出现一侧耳闷、堵塞感、耳鸣及听力下降。听力检测常表现为传导性耳聋,易被误诊为中耳炎,予以抗炎、抽吸中耳积液等治疗,可能改善症状,但短期内症状会反复并呈加重趋势,须警惕。
鼻塞。鼻咽部肿瘤增大向前突入并侵犯后鼻孔和鼻腔,导致进行性加重的一侧或双侧鼻塞,呼吸不畅,严重者会完全堵塞而需张口呼吸。部分病人自以为鼻塞症状为感冒或是过敏性鼻炎,从而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