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 三 )


很多家长在不断否定孩子自己的感受 , 那你怎么能够期待孩子尊重他自己的感受?我们这一代就是这么长大的 , 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 , 脑子里面还有爸爸妈妈的声音 。 我现在还很受我妈影响 , 觉得就不能打扮 , 稍微怎么样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 。 总之不尊重个人感受 , 就不要说什么美育了 。
还有以后长大了 , 喜欢穿什么类型的衣服 , 或是头发的长短 , 比如说男孩子喜欢长头发 , 女孩子喜欢剃短发 , 其实都会引起一些冲突 , 至少跟父母会有一些价值观上的碰撞 , 这都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
这其实跟小孩在看博物馆的时候乱跑是一样的道理 ,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把孩子作为家长自己的一个延伸 , 觉得他干出什么事情了 , 他丢我的人了 。 但要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 , 他早就不是我们的了 。
实际上大众对这个年龄的小孩大都是宽容的 , 最紧张的反而是父母自己 。 比如就算我在博物馆里面看到小孩子乱跑 , 如果我看到他的家长是在想办法管的话 , 我就不会特别在意 , 当然破坏展品那种情况确实不能忍 。 除此之外 , 我觉得社会本身应该有那种宽容的心态——大家都是从孩子过来的 , 有时候不是家长不管 , 而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个性 。
孩子不需要你教他什么技能
他就想跟你平等交流
李树波:以前我就觉得我老公既然是艺术家 , 你应该会教小孩 , 他说小孩不用教 , 后来发现不是不用教 , 是他根本不会教 。 他说他只能教大学生 , 因为大学生已经准备好了 , 随时是等待被教育的状态 。 小孩的话他其实是需要走更长的路 , 才能进入共同合作的状态 。 很多比较好的艺术课程 , 其实老师和小孩之间是一种合作的状态 , 不是我教你什么 , 而是我们共同合作地去完成什么东西 。
李晓欣:我孩子小的时候 , 我尝试教他画画或者做些什么东西的时候 , 他就特别抗拒 。 他是不喜欢被教 , 而是喜欢我跟他一起做 , 他更想的其实是妈妈我跟你一起玩 , 而不是说你教我怎么玩 。
其实我自己也是一直在摸索 , 不管是带他去博物馆也好 , 还是在家里我们一起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 , 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我来教你那种心态 。 其实小孩子他不需要你教他什么技能或者知识 , 他是想要你的注意力在他身上 , 想要跟你有一个平等交流的时间 。
李树波:像以前传统的那种师徒关系 , 其实现在不太可能有 , 学校里面很多老师并不是去教孩子 , 而是说师生共同来学习 , 或者做一些设计 , 给你一个框架 , 就像我们后来读硕士的时候那种督导者的角色 。
其实学校或者班级的好处 , 是有一个群体 , 有朋友之间的这种互相学习和合作 。 去博物馆的时候 , 如果几个孩子一起去的话 , 他们之间的那些对话 , 跟家长站在一个教育者或引导者的角度去说的那些东西其实还是很不一样的 。
保持并延续孩子对周遭事物的敏锐
李晓欣:现在好像比较流行网上陪练或视频教学的兴趣班 , 但我们家孩子周末没有兴趣班 , 我们很喜欢周末的时候 , 要么开车两个小时去海边 , 要么就去山上走走 , 取决于天气 。 万一报了班的话 , 很多时候就没法出去玩 。 所以我们宁愿都不报班 , 学校有什么就学什么 , 周末则尽量是家庭共享时光 。
李树波:以后回想起来的话 , 孩子记忆当中最美好的时候可能还是跟家人在一起的那些时光 , 肯定不会是上的这些兴趣班 。 而且就算兴趣班的话 , 有时候家长也难免有功利的思想:我都已经花了这个钱了 , 你为什么没有给我学到本事?
李晓欣:对 , 不管是上兴趣班还是进博物馆 , 家长千万不能有功利心态 , 不要说我今天带你去走了那么远 , 必须把这个展览里面的东西学起来 , 或者要写一篇心得 。 这种心态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压力 , 对家长也是一个压力 。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他什么东西都说不出来 , 或者说没有做出一个成果 , 就是等于没有收获 , 但其实不一定是这样子 。 很多事情是潜移默化的 , 不管是美育还是关于事情的回忆 , 都能构成心里面的感受或者说记忆的一部分 , 将来也许会在某个时候起到一些作用 。
我去看展览多数会选一些比较喜欢的题材或者作品 , 会很随意地去直观感受艺术品的视觉冲击 。 因为我觉得可能自己在这个行业里面久了的话 , 反而会对一些东西产生钝感——总是去考虑这个器物在历史里面是什么样的 , 它的工艺是什么 , 反而会忽略了一些很直观的感受 , 所以我也在不断地想要去重新找回这种感觉 。 一旦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 , 就会有一种被击中了的“噢 , 原来我还是会被感动”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