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文章插图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文章插图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文章插图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文章插图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文章插图
主题:“成就家长”系列——做孩子的策展人
时间:2021年7月11日
方式:喜马拉雅直播
嘉宾:
李树波 挪威非虚构作家协会会员 , 媒体文化、艺术社会史研究者
李晓欣 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策展人
暑期来临 , 带娃看博物馆的家庭越来越多 。 但是当父母们“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带入艺术殿堂时 , 事情往往演变为“危机管理” 。 让娃能心甘情愿地领略博物馆之妙 , 似乎“道阻且长” 。
如何让娃掉进博物馆这个“大坑”且成长为独立的博物馆游客?父母怎样“投其所好”地让娃习惯并享受博物馆的氛围?在“内卷”大潮下如何放下攀比心态、培养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本版精选“成就家长——做孩子的策展人”对谈精华内容 , 也许有助于父母理清思路、放平心态 , 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天赋和成长节奏 。
【博物馆|父母如何做孩子的策展人?】先别想着今天要收获些什么 , 放松一点可能会更好
李树波:我儿子小的时候我们进博物馆就很尴尬 , 因为他肯定要到处跑到处跳 , 所以只能牺牲一个人 , 带他出去转一圈再回来替换 。 后来就痛定思痛 , 一定要让他有东西看 , 有事情做 。 观看其实是一种活动 , 并不是说天生就会 。 当他能进入到这个活动中 , 才慢慢进入到博物馆参观者的角色中 。
李晓欣:我家老大小时候 , 我在读博士 , 没有全职工作 , 所以会时不时就带他去博物馆逛一逛 , 基本上从他会走路开始 , 我就带他去了 。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去大英博物馆 , 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到城里 , 他已经很累了 , 到了博物馆之后他只想出去 。 大英里面有一个展示埃尔金大理石的雅典艺术厅 , 特别有气势,里面有一个员工用的门 , 但那时候我小孩好像是两岁左右 , 就非要从那扇门走 , 我就说不行 , 你不可以出去的 。
他就躺在大厅正中间地上哭 , 这么漂亮的大厅 , 周围都是游客 , 他就躺在正中间崩溃 。 我从中得到的经验 , 就是去博物馆之前要先想好路线 , 考虑好小孩子能否承受那么长一段路的折腾 , 然后包括到馆里面 , 在什么地方上厕所、什么地方可以吃饭、什么地方可以换尿布 , 这些都要想 。
李树波:为什么很多时候挺得体的小孩到博物馆这种地方 , 就会忍不住要跑 , 要情绪化?其实是因为这个场域不一样 , 对吧?博物馆美术馆都是很特别的空间 , 很高、很空旷 , 就是为了给人不一样的体验 , 所以小孩就产生了不一样的体验 。
李晓欣:对 , 而且有时候人多 , 他可能比较小 , 突然置身于那样的空间里面 , 周围都是器物、艺术品 , 整个氛围很不一样 。
有时候家长自己的心态也挺重要 。 万一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焦虑 , 说你在博物馆里面怎么不认真看 , 你怎么不乖乖的 , 那种焦虑会传达给孩子 , 孩子自己也会觉得为什么突然之间要来这个地方 , 我为什么非要看这些东西?那种情绪会互相作用 , 就很容易出一些状况 。
可能进博物馆之前家长心态要先调整一下 , 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孩子 , 都不要期待太高 , 无论是博物馆还是美术馆 。 首先能够走进去 , 形成这种习惯 , 习惯这个氛围、习惯走进去看 , 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 , 先别想着今天要收获些什么、要认识哪个艺术家、要吸收什么知识 , 放松一点可能会更好 。
我近期最成功的一次带孩子参观美术馆的经历就是去泰特当代美术馆(Tate Modern)看Olafur Eliasson的展览 。 那个展互动性特别强 , 有镜面装置、光影, 有一个房间整个像雾一样 , 观众就完全笼罩在雾里面 , 并且雾还有一些味道 , 还有一个房间有一个像管道一样的装置 , 小孩子进去就觉得很新奇 。 他对当代艺术完全没有概念 , 但确实能感受到展览中的感官刺激 。
泰特的涡轮大厅我们也特别喜欢 , 它有一个很大的斜面 , 经常会有很多人坐在那边休息 。 我们家小孩就很喜欢在那上面跑来跑去 , 会去观察身边的人 , 甚至去跟人家聊天 , 那个环境能让他卸下对密集人群的恐惧 。 英国的博物馆 , 特别是这种当代艺术类的 , 有一个好处就是人流没有那么密集 。 泰特的环境就相对闲适一点 , 孩子在里边可以放松下来 , 更好地沉浸在那个氛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