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缺血半暗带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救治关键,其评估与治疗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但目前国内外对缺血半暗带的临床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不一,治疗也未形成共识。日前,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领导,脑血管病学组(专委会)组织我国相关领域专家撰写形成的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由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组织的相关专家研讨会也于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年会前夕在南京金陵饭店圆满召开。
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在此,我们邀请到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于生元教授,共识通信作者、执笔者及编委会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科主任曾进胜教授和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宋海庆教授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吴波教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会长、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运教授,就该共识的撰写背景、临床价值、以及具体内容等方面为我们带来深度解读。
挽救缺血半暗带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撰写共识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曾进胜教授
从缺血半暗带的概念演变及其临床意义角度出发,曾进胜教授认为,
从缺血半暗带的定义来看,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①与梗死核心相同的血管支配区;②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但尚未死亡;③及时改善低灌注可恢复正常,带来更好临床结局;④否则可恶化进展为梗死灶而加重脑损害。
缺血半暗带概念的发展演变让我们逐渐明确这一可挽救组织的存在,为临床带来了延长缺血半暗带存活时间,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治疗策略。
缺血半暗带内的级联反应既与梗死区域具有相似性,也有其独特性。缺血半暗带内的炎症反应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导致脑组织损伤,另一方面又通过促进侧支等起到保护神经作用。基于上述病理生理基础,作为梗死灶周围仍有挽救机会的神经组织,缺血半暗带成为急性脑梗死的关注焦点。
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谢鹏教授
谈及共识的撰写初衷,谢鹏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缺血半暗带的概念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提出,我们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撰写专家共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关于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评估技术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丰富原来的知识、重新认识缺血半暗带的临床价值,以实现新的治疗目标。
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另一方面,近30年来急性脑梗死的救治走入了一个相对的困境和误区。在急性期,对于时间窗内的患者可以给予溶栓、取栓,或者桥接治疗,但临床实践中最终能够在时间窗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到3%,还有97%的患者怎么办?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组织窗概念的提出,我们了解到不同患者的缺血半暗带情况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缺血半暗带在亚急性期仍然存在,因此即使是超时间窗的患者也可能有救治希望,规范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将为临床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治疗窗口、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
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于生元教授
于生元教授则在采访中指出,该共识的发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第一,让临床医生重视缺血半暗带救治的重要性;
  • 第二,让大家了解和掌握缺血半暗带评估方法;
  • 第三,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 第四,提醒临床医生要从多方面针对缺血半暗带进行治疗,减少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降低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临床|首版《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文章插图
徐运教授
同时,徐运教授也强调,该共识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