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该怎么办?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有一个“肿瘤标志物检查”,可是拿到结果后,显示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于是不少人认为:
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代表得了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正常,就可以完全排除恶性肿瘤的存在?
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华2021年6月在其医院公众号上刊文表示,目前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80余种,较为常用的有30余种。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也不一定代表存在恶性肿瘤。①
体检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沈晔华2017年8月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的关系很复杂。②
有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早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肿瘤标志物有益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帮助医生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除了早发现癌症,肿瘤标志物还能用于以下方面:出现肿瘤相关症状或可疑肿块后的鉴别诊断、肿瘤生物学特点和疾病阶段的判断、肿瘤治疗后的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提示肿瘤复发、转移等。
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是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部分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肿瘤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而是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金标准”。
此外,即便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是就排除肿瘤了。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志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②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主要目标:肝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持续4周,或200μg-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想诊断肝癌,有两个检测指标,一个是B超,第二个就是甲胎蛋白指标,甲胎蛋白突然升高,就提示有肝癌的可能。③
肝癌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④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胃癌相关抗原(CA72-4)
主要目标:胃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
若与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可以监测70%以上的胃癌。③
胃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④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主要目标:小细胞肺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是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91%。
NSE有助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同时对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和复发监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③
肺癌筛查建议: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查。④
赵迎|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该怎么办?】——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癌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
主要目标:卵巢癌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迎2016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癌抗原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在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华2021年6月在医院公众号上刊文表示,人附睾蛋白4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继癌抗原125(CA125)之后被高度认可用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评估。
因此,HE4联合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疾病监测、术后复发监测中,以及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