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尖起舞,只为守护生命( 二 )


除了在医院里治病救人 , 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也常常需要他的专业指导 。 有些病人出院时常常还需要保留气管套管 。 时间一长 , 套管容易堵塞狭窄 , 导致病人呼吸不畅 , 这时候只需要更换气管套管即可 。 家属只要给他打个电话 , 他就会利用休息时间 , 上门去给病人更换 。 一名脑外伤的病人出院后有继发癫痫的情况 , 家属第一时间联系他 , 他在电话里迅速了解情况 , 然后镇定地告诉家属正确的处理方法 , 避免了不合适的处理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
他连续多年定期前往一名脑出血术后的病人家里 , 与患者聊天 , 做康复指导 , 增强他的信心 , 指导家属利用家里的设施给病人做康复训练 , 以防他们的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 他说 , 脑手术的病人出院后大都需要康复训练 , 但是外面的人大都不了解情况 , 不敢处理 , 他把电话留给他们就是希望在关键时刻能帮助他们 。
让患者有尊严的生活更值得探讨
熟悉钱心炜的人都知道 , 他时刻保持着对生命和手术的敬畏之心 。 在如何治好病的前提下 , 他对手术指征的掌控一向严格 。 因为除了手术以外 , 患者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同样应该重视 。 他举例 , 颅内的肿瘤绝大部分需要手术 , 但也有少部分不需要 , 比如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等 。 曾经一名76岁的患者 , 在其他科住院时发现脑部鞍区有一个大的占位病灶 , 被诊断为垂体瘤 , 需要手术 , 但请他会诊后 , 他结合病情和影像特征 , 却提出可能是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 , 无需手术 。 患者不放心 , 再次到上海华山医院影像科门诊求诊 , 最终被确诊为淋巴瘤 , 避免了动刀的风险 。 回到无锡后 , 经过一个月的放化疗 , 其影像显示肿瘤几乎完全消失 。
“我通过自己的判断为患者避免了一个高风险的手术 , 和完成一例高难度的手术具有同样的成就感 。 ” 钱心炜感慨 。
春去春来 , 花谢花开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 ,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 , 钱心炜表示 , 神经系统肿瘤将是他未来的主攻方向 , 面对一个治疗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的领域 , 作为一名党员 , 更应该冲锋陷阵 , 用高要求来鞭策自己 , 造福更多的市民 , 这也是医生的初心使命和价值体现 。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采访人员 季娜娜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