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东南二贞”的首场对决——难怪,赵贞吉能够进入内阁( 二 )


严嵩以内阁的名义阻止赵贞吉借粮 , 是为了“改稻为桑”顺利推行;徐阶以恩师的身份阻止赵贞吉借粮 , 是为了让浙江彻底乱起来 , 进而扳倒“严党” 。 如此明显的整体规划 , 胡宗宪自然清楚 。 只是 , 胡宗宪顾不上理会这些 , 他只需要尽快尽多的借到粮 , 为了浙江百姓 , 更为了抗倭大局 。
胡宗宪的这句话给了赵贞吉错误的信号 , 以为胡宗宪会就此放弃 , 于是 , 他趁热打铁 , 再给一波劝说:
“既来之 , 则安之 。 你到江苏来借粮 , 上边都知道 , 浙江那边也知道 。 粮没借到 , 你的心到了 , 这就行了 。 这不病了吗?就在江苏呆着 。 我给你上个疏 , 替你告病 , 在苏州留医 。 ”
凭心而论 , 赵贞吉的这个建议并无不妥 , 毕竟胡宗宪的“浙江巡抚”已经被免 , 不再肩负浙江民事;而且 , 胡宗宪也确实为了浙江百姓努力过了 , 虽然办不成但总算心尽到了;再加上此时的胡宗宪确实有病 , 告个病假倒也能说得通 。
只是 , 这也是赵贞吉和胡宗宪从根本上的区别 , 一个但凡遇事就会“苦一苦百姓” , 一个不管啥事都会百姓当先 。 奈何 , “苦一苦百姓”却能进入内阁 , 为国为民、大局为重却最终落得悲凉下场 。
或许 , 有人会说 , 这不公平 , 但封建官场本就如此 , 百姓决定不了官员的升迁 , 手中更没有笔杆子;决定官员升迁 , 决定官员生前身后名的人 , 在上面 , 只在上面 。 所以 , 会做官的 , 只做给上面看;不会做官的 , 才做给百姓看 。
好在 , 公道自在人心 , 百姓的口口相传永远胜过史书的胡编乱造!

大明王朝:“东南二贞”的首场对决——难怪,赵贞吉能够进入内阁
文章图片
然后 , 胡宗宪给出了终极一问:
“那浙江呢?就让它乱下去?”
来看赵贞吉的解释:
“事情已经洞若观火 。 浙江不死人 , 这件事就完不了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死一万人是个数字 , 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 你和我都挡不住 。 ”
浙江不死人 , “严党”和“清流党”之间的朝堂对决没有结果 , 这件事就完不了 。 正如郑泌昌对浙江局势的精准分析 , “严党”和“清流党”在上面斗 , 却刀刀砍向了浙江 , 受苦的只有百姓 。 “严党”推行“改稻为桑”将浙江百姓推向了绝路 , “清流党”更是直接想牺牲整个浙江来扳倒“严党” 。
官场无朋友 , 朝事无是非 , 一切都是利益当先而已!
只是 , 上至嘉靖皇帝朱厚熜 , 下至淳安县丞田有禄 , 都忘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 不管是九州万方还是淳安全境 , 都是一个个老百姓组成的 , 都是一个个老百姓建筑的 。
天地已然不仁 , 圣人已然不仁 , 如果连当官的还是不仁 , 百姓就真的变成了数字 , 好在 , 大明王朝还有胡宗宪 , 如果只剩下赵贞吉 , 这些数字就会立马变成燎原之火 , 烧遍整个大明 , 逼着大明君主吊死煤山 。
很明显 , 赵贞吉的这段话触及了胡宗宪的底线 , 目光似刀一样审视着赵贞吉 。 按照原著小说的说法 , “赵贞吉有些不安了 , 更确切些说是后悔自己失言了” , 赶紧想要中止这场对话:
“好 , 你实在听不进去 , 就当我今天什么都没跟你说 。 我今天可什么都没说 。 ”
上面不允许 , 私人关系不允许 , 胡宗宪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 用官职身份往下压:
“我胡宗宪不是出卖朋友的人 。 我现在要跟你说的是粮 。 我还是浙直总督 , 以浙江巡抚的身份是向你借 , 以总督的身份是从你这里调 。 你给也得给 , 不给也得给 。 ”
“浙江巡抚”和“江苏巡抚”属于平级;但“浙直总督”却是“江苏巡抚”的上级;“借粮”变成了“调粮” , 胡宗宪的态度变得强硬 。

大明王朝:“东南二贞”的首场对决——难怪,赵贞吉能够进入内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