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庞统对荆州的态度则不然 。 首先"荆州荒残 , 人物殚尽" , 经过战火以后 , 士庶流离避祸 , 早就不是刘表统治时期的乱世乐土;其次荆州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它是一个"用武之国" , 同时更是四战之地 , 东面有孙权 , 北方有曹操 , 承担的压力太大 。 最后庞统还总结:"鼎足之计 , 难以得志 。 "
综合来看 , 庞统和诸葛亮在荆州上的分歧 , 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方向的相悖 。 诸葛亮首先想到的是打出去 , 而庞统想到得则是守下来 。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在战术上 , 庞统喜欢用奇计险策 , 步步为营 , 诸葛亮步步为营 , 正兵为上;在战略上 , 诸葛亮富有侵略性 , 庞统反而相对保守稳妥 。 虽然庞统没有直接说明 , 但从他的意思中可以看出 , 荆州是鸡肋之地 , 应该将战略重心偏移向益州 。
文章图片
荆州利弊
庞统和诸葛亮两个智计之士在荆州上产生分歧 , 那么谁的战略更靠谱一些 , 荆州到底有何利弊呢?这是一个角度问题 。
荆州之利在于 , 它的进攻性强 。 举一个例子 。 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上风时 , 曹操甚至打算迁都到河北 。 因为襄阳、樊城拿下之后 , 接下来就会进攻宛城 。 宛城北方是洛阳 , 偏东方就是许昌 。 荆州在手 , 刘备集团可选择的路线太多(还可以东下伐吴) , 这都说明从荆州出兵的便利 。
荆州之弊在于 , 它的威胁性大 。 荆州的威胁性不仅针对曹操 , 更是针对处于长江下游、门户大开的江东集团 。 荆州于刘备而言 , 只是向外进攻的一把剑 , 还不一定朝向谁;于孙权而言 , 就是自家大门的一道锁 。 可以说 , 只要荆州在刘备手中一天 , 孙刘两家联盟就脆弱得和纸一样 。 后来孙权果然偷袭荆州 , 把锁控制在自己手里 。 虽然此举有背盟之嫌(湘水之盟) , 但无疑是最符合江东集团利益的选择 。
刘备态度
刘备是一个领导人 , 不会局限于某个人制定的框框架架里 。 他对荆州的态度 , 在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 首先经营益州的优先度要高于荆州 , 这一点刘备(领益州牧、进汉中王)、诸葛亮(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庞统都达成共识;其次在荆州的问题上 , 刘备还在履行诸葛亮的"隆中对" , 不愿意放弃庞统眼中的这块"鸡肋";随后孙权在荆州的归属问题挑起摩擦 , 甚至刀兵相见 , 刘备的第一反应是率领大军向孙权施压 , 但当曹操进军汉中的时候 , 刘备果断放弃一部分荆州 , 吐出两个郡给孙权 , 还是希望把南郡握在手里 , 作为北上的发力点 。 刘备表现出一定的贪婪 , 同时也低估孙权的贪婪和恐惧 , 导致后来两家之间的决裂 。
文章图片
总结
诸葛亮的"隆中对"希望益州、荆州同时发力;庞统的战略 , 史料记载并不是很详细(网上流传庞统有"襄阳对" , 但小编完全找不到一点史料 , 如果有 , 还请方家指点) , 小编以为 , 或许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放弃荆州 , 从益州向北占据凉州(就如诸葛亮北伐时期) 。 相对而言 , 庞统的想法更实际一些 。 刘备虽然将重心放在益州 , 对荆州仍然恋恋不舍 , 必然要和孙权产生矛盾 , 从而违背"隆中对"的第二步 。 小编不认为刘备会不明白荆州对孙权的重要性 , 或许是"隆中对"成功后的巨大利益 , 实在让人不忍心放弃吧 。
参考文献:《三国志》
- 杨贵妃与唐明皇真的有爱情?明明好惨,被老头子毁了一生
- 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元代瓷器的发展
- 刘备长坂坡抛弃的两个女儿,最终结局如何?
- 刘备有五虎上将,宋江有108将,如果对战,谁更厉害?
- 汉武帝最勇猛的儿子:徒手与猛兽搏斗,为何却选择自杀?
- 四川与陕西的区划调整,当年9个乡镇,为何分给了陕西省?
- 同是4人组,为什么刘备干不过唐三藏?企业管理,怎样求之于势
- 北齐|刘备一直对赵云信赖有加,为何临终时却表示:他万万不可重用?
- 日本刀师从唐刀,为何比明刀更坚韧锋利?与技术无关,原因很现实
- 传统社会的吏治制度演变脉络:君臣对立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