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标意见不一问大臣,臣子回答后顿感不妙,靠装疯保了命( 二 )
文章图片
袁凯自然也知道朱元璋杀戮之心太重 , 于是就找了个机会对朱元璋说:
诸将习兵事 , 未悉君臣礼 , 请于都督府延(请)通经阅古之士 , 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 , 庶得保族全身之道 。
也就是对朱元璋说 , 并不是臣子有异心 , 而是他们久经沙场不懂君臣之礼 , 让朱元璋请一些博学的人为这些臣子授课 。
朱元璋思考之后 , 觉得也有理 , 便采纳了袁凯的建议 , 不过后来他并没有因此而放过那些功臣 。
言多必失 , 皇帝太子终不同
朱元璋的认可 , 让袁凯想当然了 , 而他也因此差点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
朱元璋嗜杀 , 对于臣子极为苛刻 , 而作为太子的朱标却心慈仁厚 , 每次当朱元璋惩治官员的时候 , 朱标都于心不忍 , 觉得自己老爹做得太过分 , 容易失去人心 。
朱标也曾规劝过朱元璋 , 奈何朱元璋也不为所动 , 只是不知道 , 朱元璋是不是想以此让朱标得到人心 。
文章图片
有那么一次 , 朱元璋就已经为犯人定了死罪 , 但是为了锻炼朱标 , 就让袁凯将这些案件交给了朱标 , 让他看看有没有不妥 。
朱标一看 , 觉得刑罚定得太重了 , 就将朱元璋所定的不少重刑都改了为轻刑 , 等到袁凯拿着朱标复审过的案件交给朱元璋时 , 朱元璋就问袁凯 , 究竟是他对还是太子对 。
袁凯一听 , 觉得这事大了 , 但又不能不回答 , 于是思考片刻便说:
陛下法之正 , 东宫心之慈 。
这意思就是说 , 朱元璋定的刑罚公正 , 而朱标宅心仁厚才改轻了 。
还别说 , 这回答当真令人叹服 , 两边都没有得罪 , 绝对是高情商的表现 。
细思不妙 , 靠装疯保了命
朱元璋听了袁凯的回答 , 当场也没有说什么 , 正当袁凯为自己的回答满意之时 , 他却隐隐感觉出了一丝不妙 。
对于常伴朱元璋左右的袁凯 , 有了这种想法 , 还没等他想好对策 , 朱元璋的惩罚便接踵而来 。
朱元璋思考了袁凯的回答之后 , 他觉得袁凯这个人太过狡猾 , 这样的答案都能想出来 , 还真不是一般人 , 既想讨好皇帝 , 又想在太子面前装好人 ,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
于是便对袁凯产生了厌恶之心 , 袁凯作为一个聪明人 , 自然明白自己已经得罪了皇帝 , 如果再不做出反应 , 那么他的下场将会极其悲惨 。
文章图片
袁凯想出来的办法是装疯 , 史书中有这般记载:
佯狂告免归 , 久之以寿终 。
意思是说 , 袁凯装疯卖傻 , 做出了很多常人不能理解的举动之后 , 便向朱元璋辞职 ,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个装疯的孙膑 , 只不过袁凯没有机会报仇而已 。
朱元璋看到袁凯主动请辞 , 再加上他疯癫的举动 , 倒也没有为难他 , 以为袁凯是真的病了 , 便批准了他的辞职报告 , 而袁凯就此逃出虎口 , 最后得到了善终 。
由此可见 , 在朱元璋手下为官 , 确实不容易 , 如果没有高的情商 , 小命随时不保 , 而袁凯却以自己的智慧化解了性命之忧 , 不得不让人佩服 。
参考文献:《明史》、《北窗琐语》等 。
(图网 , 侵删)
- 跟犹太人学做生意:想赚钱,就多和一种人打交道,多赚一种人的钱
- 《大秦赋》不止演员像兵马俑,道具也和博物馆里摆的一样一样……
- 同为史上最勤政皇帝,朱元璋应付自如,为何雍正却被活活累死?
- 抗日第267期:广东,被日军抓住的六指兵,妇儿和婴儿
- 李鸿章和左宗棠都曾向洋人借款,他们为何专门借那种利息高的
- 汉朝公主去波斯和亲路上意外怀孕,索性就地建国,如今成中国领土
- 宋代太学管理:为统治者培养出大批官员和学者,给后代以很大影响
- 明朝最后的战神,打得顺治帝想和他平分天下,名字听着很耳熟
- 高祖和太祖,通常用在开国皇帝身上,略有区别
- 李治为何赐死高阳公主?她和辩机私通,以及参与谋反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