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史记·夏本纪》关于''令益予众庶稻 , 可种卑湿''的记载 。
这是史书中关于水稻种植的最早记载 , 夏禹时期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 今天的考古发现 , 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可能有几万年 。
水稻历来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 , 然而几千年的种植 , 却从来也没能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 在民以食为天、农为本商为末的国度里 , 粮食问题历来是大事 。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中国的老百姓很安分 , 天下大乱 , 改朝换代 , 背后不都是吃不饱饭吗?有一碗粥喝 , 谁还愿意起来造反?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古代 , 老百姓的碗里有几时是顿顿干饭?
看看我们历朝历代水稻的亩产量吧
《管子·轻重甲》记载春秋时期的亩产量:
终岁耕百亩 , 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 。
换算成今天的田亩数和重量单位为:30亩地产1600公斤 , 平均亩产50公斤 。 这是春秋时代全球的最高水平 。
孔子在那个时代追求“食不厌精” , 那也只能是梦想 。 这样的低产量 , 一个人吃得精了 , 得浪费多少粮食 , 又有多少人得吃不饱饭?孔子的仁如果能换来食的精 , 那也是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的惨状 。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汉书·食货志》记载:
今一夫挟五口 , 治田百亩 , (亩)岁收一石半 。
五六个劳动力辛辛苦苦搞一年 , 换算成今天的田亩数和重量单位为:耕种30亩地 , 平均亩产可以达到63公斤 。
这也是当时全球最高水平 。
再往后看
嵇康的《养生论》记载:
一亩十斛 , 谓之良田 , 此天下之通称也 。
这是当时良田的标准 , 也是当时亩产的最高水平 , 换算成今天的单位为: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魏晋的潇潇洒洒 , 在这样的产量基础之上?如果当时的人都学所谓的竹林七贤 , 天下还有粮食能用来做酒?早都饿死了 。 这些人喝的每一杯酒 , 背后就有一个人要饿一天的肚子 。
这让我想起当时曹操的禁酒令 , 曹操限制天下人饮酒 , 而孔融出来反对 。 作为孔子的后人 , 孔融反对这个干什么?难道也要追求食不厌精?魏晋时乱世 , 种田的人本来就少 , 曹操是个实干家 , 怎能容得下只会空谈的孔融?即使孔融是个大名士也不行 。
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对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水稻产量做了研究 , 得出结论如下:
唐朝亩产138公斤
宋朝亩产225公斤
明朝亩产333公斤
清朝亩产278公斤
太湖地区算是鱼米之乡了吧?如果一直是这样的产量 , 今天去饭馆吃饭还舍得不打包吗?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为啥江南多出才子?北方人比南方人笨?我不这么认为 。
这点产量再加上运输的问题以及北方气候、水土的问题产量更低 , 这就导致北方的人绝大数时间、绝大数人口都得从事农业生产 , 都得为吃饱肚子而努力?连饭都吃不上 , 还有心思捣鼓琴棋书画?
凭概率来说 , 北方出才子的概率就要比江南低 。
有人说古代技术水平低 , 没有化肥产量低 , 那咱们再看看后面的数据:
建国初期 , 亩产250公斤
在推广新品种之后 , 亩产250-300公斤
这有什么本质变化吗?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再来看看袁隆平出手之后的变化:
1964年袁隆平先生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 1975全国开始推广 , 到80年代中后期平均亩产过300公斤 , 90年代初期过400公斤 。
到2017年平均亩产过460公斤 , 最高产量过1000公斤 。
2019年平均亩产490公斤 。
注:建国后的数据是平均产量 , 建国之前的是单产

中国种植水稻四千年,3980年没能解决温饱,直到神农袁隆平的出现
文章图片
直到此时 , 我们的产量才有了质的变化 。 至于单产高 , 平均低的问题 , 这与我国对超级稻的推广、农业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有关 , 再有我国地域广阔 , 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像南亚、东南亚那样一年可以收三次 。 但是我们的水稻技术做到了全球领先 。
来看看耕地资源丰富 , 气候得天独厚的印度 , 作为世界上稻米出口最多的国家 , 亩产也就是300公斤出头 。 这样的产量 , 那么多的人口 , 还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