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切不完的肿瘤”抗争 一对母女的14年

家住武汉的霏霏今年14岁 , 一出生便患上了“切不完的肿瘤”——神经纤维瘤病 , 但这不妨碍她成长为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 妈妈辞去高薪工作 , 14年来 , 每天24小时陪伴 , 帮助女儿与病魔对抗 , 完成学业梦想 , 只为让她拥有一个“熊孩子”的普通生活 。
恐惧:孩子出生便与“怪病”相伴
杨婷一是武汉人 , 今年39岁 , 14年前 , 生下了女儿霏霏 。
“孩子是我的全部 , 我每天最喜欢的事 , 就是看着她嘟着小嘴吃奶 。 ”当杨婷一还没从做妈妈的喜悦中缓过神来 , 霏霏在1岁8个月突然得了一种“怪病” , “身上突然长起斑点 , 出现高烧不退的状况 。 ”杨婷一说 , 不到几个小时的时间 , 孩子突然出现惊厥、抽搐的情况 。 去了医院 , 医生断定孩子患有病毒性脑炎 。
“医生告诉我 , 孩子肯定是患有脑部神经疾病 , 才引发的病毒性脑炎 , 但具体病因 , 并不清楚 。 ”杨婷一带着孩子辗转了几家医院 , 即便找到了当地脑部神经临床的权威专家 , 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结果 。
专家提醒杨婷一 , “但凡是患有这类疾病的孩子 , 注定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 。 ”医生建议她时刻注意霏霏的状态 , 孩子随时可能因为陷入惊厥状态发生危险 。 同时提醒 , 随着孩子成长 , 也要时刻关注她心理的变化 , 在让孩子接触学校、社会之前 , 一定要先确保孩子心理、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健康 。
之后 , 杨婷一辞去了研发类的高薪工作 , 24小时不敢离开孩子 , 投资开了一个幼儿读书的网店 , 一边贴补家用 , 一边照顾和教育孩子 , 帮她做康复训练 。
在别的小朋友都在上幼儿园时 , 霏霏每天则是在妈妈的图书库里玩耍 , 堆积成山的书 , 成了她唯一的玩具 。
孩子|与“切不完的肿瘤”抗争 一对母女的14年文章插图
^霏霏在自闭症关爱日与白豚亲近 /受访者供图
随着逐渐长大 , 霏霏每天都会趴在窗户上看其他孩子背着书包上学的模样 。
“有一天她突然特别委屈地问我‘妈妈 , 我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上学吗’的时候 , 我看着她的眼睛完全怔住了 , 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她 。 ”杨婷一说 , 那一晚她看着睡着的孩子 , 开始反问自己 , “我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让她上学吗?我是不是剥夺她上学的权利?我应不应该给孩子一个普通人的童年……”
“我明白 , 我给不了她集体生活 , 她早晚有一天要步入社会 , 学会自己生存 。 ”杨婷一经过思想挣扎 , 决定给霏霏报名参加小学教育 。 但在办理入学手续时 , 校方对霏霏身体产生顾虑 , 要求杨婷一出具孩子未读幼儿园的具体原因和健康证明 。
同时也是为了探究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 杨婷一带着孩子来到北京的医院 。 通过基因检测 , 霏霏被检测出患有神经纤维瘤病(1型) 。
“神经纤维瘤病?纤维瘤?神经!”杨婷一和丈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 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种疾病 。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刘丕楠教授告诉采访人员 ,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遗传性肿瘤疾病 , 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发的神经系统肿瘤 , 目前估算国内约有患者100万人 , 是罕见病中的罕见病 。 根据临床表现和突变基因的不同 , 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神经鞘瘤病 。 随着病情的进展 , 患者最后可能面临失聪、失明、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
“国内90%以上的医生不了解这种病 , 甚至当成皮肤病 , 有些患者找到我们时 , 已经耽误了病情 。 这种病就像是凌迟 , 肿瘤会不停地长出新的来 , 永远切不完 , 手术永远做不完 。 ”刘丕楠说 。
而当时医生也告诉杨婷一 , 这种病会对孩子生长发育 , 对皮肤、骨骼、神经造成影响 , 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内心健康 。 但由于孩子病症并不是十分严重 , 没有必要做手术时 , 先不要开刀 。
放手:和普通人一样去上学
当晚吃饭 , 餐桌上没了一家人往日的欢笑声 , 碗筷碰撞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 。 突然霏霏一句话打破了这份静谧 , “妈妈 , 我生病了 , 是不是就不能去上学了呀?”
“怎么可能呢?妈妈答应你了 , 你一定能去的 , 好好吃饭 。 ”听到这个答案 , 霏霏高兴地继续吃饭 , 而杨婷一则低下头 , 大口大口地将米饭和苦涩的泪水一同咽了下去 。 她虽然早就有孩子患严重疾病的心理准备 , 但得到准确答复的那个时候 , 她还是不能接受 。
2013年8月底 , 杨婷一带着霏霏参加小学的入学面试 , 那天四五百名家长们被要求在楼下等候 , 孩子自己排好队上去参加面试 。 而此前杨婷一完全没有准备 , 这是6年里 , 孩子第一次放开妈妈的手去单独接触陌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