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此物最可喜:从万历年间的一次走私回看张骞通西域凿穿之功

秋来此物贱如土 , 香糯软甜数第一 。
每到隆冬之季 , 街头小巷便飘起了烤红薯的香味 , 貌不起眼的红薯 , 在高温烘烤之下变成了又香又甜的美食 , 街头捧着红薯边嘘热气边吃的偏以女孩儿居多 , 哪顾得上什么淑女风范 , 更顾不得多食此物腹中胀气的尴尬了!

隆冬此物最可喜:从万历年间的一次走私回看张骞通西域凿穿之功
文章图片
红薯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 , 种植区域几乎遍及各地 , 它淀粉含量高 , 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 , 并且还具有润肠通便等药用功效 , 被誉为绿色健康食品 。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 红薯的亩产量可达六千斤 , 一些良种高产的竟可达万斤以上 , 居于所有农作物之冠 。
而红薯并非本土物种 , 它原产于中美洲 , 而能够来到中国 , 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波折……
一、连续六次失败的走私
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六月 , 苏禄苏丹外港 , 海水碧蓝 , 帆船来往 。 这儿是苏禄苏丹最大的深水港 , 也是商船停留、检查、入岸的关口 , 五名佛郎机官员正在查收凭证 , 在不远处 , 是数十艘装满了货物准备出航的货船 。
几条货船的桅杆空荡荡的 , 必须要等到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升帆离港 。 在港口的两侧 , 修着六座炮台 , 十余门保养良好的大炮正对着港口 , 形成了交叉火力 , 既是为了防止外敌的入侵 , 也是为了防止船只私自离港 。
此时 , 来自大明福建的商人陈振龙正在等待着佛郎机官员上船检查 。 陈振龙原本是个读书人 , 年轻的时候参加了明朝的科举考试 , 一考即中成为秀才 , 但他却厌倦穷经读书和官场倾轧 , 便弃学从商 。
在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历史中 , 重农抑商一直是基本国策 , 历朝历代多有压制 , 但在风气开放的明朝 ,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对泊来品的好奇 , 以及谋求巨额利润的欲望 , 商人始终顽强地生存着 。 而海商是其中风险最大、利润最高的行业 。

隆冬此物最可喜:从万历年间的一次走私回看张骞通西域凿穿之功
文章图片
陈振龙的家乡 , 是海商兴盛之地 , 其亲族多有于海上行商、远至南洋诸岛 , 经商风气浓厚 , 虽风险极高 , 然获利得极大 。 陈振龙弃学从商并没有受到家里多少阻力 , 反而全力支持 , 事实上 , 这也是因为大明当时的政策松驰、海商盛行所致 。
公元1405年 ,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 拉开了封建王朝大规模航海的帷幕 , 庞大的舰队规模让航线上所有的国家为之震惊 , 然而华夏并没有从此走上海洋国家的道路 , 此后的外洋航海 , 只是为了官方的朝贡贸易 , 私人是严禁出海的 。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倭寇 。 元末明初 , 日本封建诸侯攻伐不断 , 失败的武士、商人等流窜到华夏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走私 , 甚至上岸抢掠城镇 , 为害沿海 。
早在明立国之初 , 朱元璋就曾因倭寇之患下令禁海 。 期间 , 永乐年因郑和航海略有松驰 , 至嘉靖年间因倭患极度禁海 , 直到隆庆年间 , 明朝看到了海贸的巨额利润和对外部商品的需求 , 尤其是国内白银的短缺 , 对政策进行了调整 , 民间出海经商 。 当经商逐利的巨大需求被释放出来之后 , 海商盛于一时 。 陈振龙家族便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 。
陈振龙长期来往于苏禄苏丹与福建之间 , 主要是将内地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运往南洋 , 再运回当地的香料等土特产 , 以及白银 。 这一趟的利润 , 足够殷实之家数年的开销支出 , 但是陈振龙心里清楚 , 此时满船的椰果、香料等物品 , 都抵不过船上的一件隐秘之物 , 此次采购的一船货物 , 都是为这件物品打掩护 。

隆冬此物最可喜:从万历年间的一次走私回看张骞通西域凿穿之功
文章图片
辰时即将过去之时 , 五名背着火枪的佛郎机人 , 率十余名苏禄苏丹土人登上货船 , 开始仔细搜查 。 陈振龙向其中的一名土人用眼光打了个招呼 , 对方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
这次搜查细致地有点过分 , 用时近两个时辰 , 中间还吃了一次午饭 。 除船上装载的货物之外、被褥、舱室、夹层都由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检查 , 包括厨房、甚至是泔水桶 , 就连盘在甲板上的帆缆都没有放过 。
当船只离开海港 , 港口渐渐变成一个小黑点 , 再也看不到炮台上的金属反光时 , 陈振龙一屁股坐在甲板上 , 一颗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 。 随即 , 他将一捆满是污黑海泥的缆绳拨开 , 从一段缆绳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乌黑的条状物 ,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 , 才能看出这是一根略带青翠的细藤 。 陈振龙用湿泥将此物裹好 , 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