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治国、还是依法治国,诸子百家各持己见,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 , 百家争鸣持续了三百多年 , 在此之中 , 各个学派都有自身的主流学说和思想 , 对于如何治理天下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虽然他们的主张各有不同 , 可是归根结底 , 我们却可以将其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
文章图片
实际上 , 无论诸子百家思想主张下的具体行为措施有多么不一样 , 他们最终的思想都要汇聚为两个点 , 其一为德治 , 其二是法治 。
无论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也好 , 还是法家的兼爱也好 , 又或者说是道家的无为 , 这些就算是并不以人为本 , 但也绝对是从人出发提出来的理念 , 哪怕是道家所说的天道 , 也是希望人顺应自然万物的道理 , 这一切都与自然有关 。
或者说 , 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 所有的天道和道德 , 都是自然延伸出来的 , 也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 , 都是人们内心深处自发对于自己的约束 , 这实际上就是德治 , 以道德来治理国家 , 让人们自己约束自己 。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法家的法治 , 法治理解起来相对简单 , 就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 把所有人的行为规范在一个同样的框架之下 , 不再依靠人自身的自觉 , 而是依靠制度的强制 。
文章图片
几百年来 , 诸子百家虽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争论 , 但最终他们所有的争论都汇聚到了德治与法治 , 至此 , 一个国家到底是要进行德治、还是法治 , 就成了战国时代百家的最后争鸣 。
那么 , 德治与法治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各持己见的诸子百家又有哪些理由呢?本篇文章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 深入剖析一下德治与法治的内涵 。
按理来说 , 德治和法治的争论是从孔子的时代开始的 , 鲁昭公二十九年 , 也就是公元前513年 , 鲁国铸造邢鼎 ,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行为 , 等同于将刑法的条款向国民公开 , 可以看作是法家思想实践的先行 。
毕竟 , 法家的主张就是法莫如显 , 实施法律的结果应该是使民知之 , 所以 , 法必须要公开 , 要公开才能公正 , 要公正才有公平 , 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 。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 , 法治已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 并且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行为认知当中 。 可是对于鲁国这样的行为 , 孔夫子是反对的 。
文章图片
反对的原因很简单 , 就是要维护礼治 , 在孔子的认知中 , 维护礼治就不能公布刑法条款 。 为什么呢?因为礼治的核心是尊尊 , 第一个字是动词的含义 , 应该解释为尊崇 , 而第二个尊则 , 是名词 , 需要解释为尊者 , 就是说要尊重身份贵重的人 。
可是在一个国家内部 , 制定刑法条款的必然是身份贵重的 , 同时 , 刑法的裁量权也要由身份贵重的人把持 , 这是一个划分阶层的国家 , 所必然拥有的体系形态 。
但问题在于 , 民在鼎矣 , 何以尊贵?在是“察”的意思 , 就是说 , 如果民众都能看到顶上的法律条文 , 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合法的 , 什么是犯法的 , 也会知道犯法之后 , 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 同时 , 也会了解如何才能规避犯法的行为 。
如此一来 , 人们就有了自我约束的框架 , 也有了对自身行为的准确认知 , 同时也会了解到所有的人都必须要遵循顶上的法律 , 如此岂不是所有人都平等了吗?或者说 , 所有的人都被同样的法律条文对等对待了吗?既然如此 , 那么人们又怎么还会去尊重身份贵重的人?毕竟既然大家都要遵守同样的条令 , 那谁又比谁尊贵呢?
文章图片
所以 , 如果真的要铸造并兴鼎 , 真的要把鼎上的条文公布出去 , 那么 , 人们就只会尊重鼎 , 尊重法律 , 到那个时候谁还会维护身份贵重的人呢?因此 , 孔子反对公布刑法的行为 。
那么 , 为什么孔子会如此反对呢?难道他是想要维护贵族的特权吗?其实不然 , 孔子这样的行为只是他认为认知导致的一种结果而已 。
实际上 , 孔子并不是要维护贵族的特权 , 而是希望维护德治 。 所谓的德治就是以德治国 , 通过道德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 而道德的手段实际上指的就是礼法 , 或者说西周的礼乐制度等 。 如此 ,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 , 道德是区分人们身份最为主要的标准 , 最有道德的人就应该是权力最大的人 , 或者说权力最大的人必须拥有最高等级的道德 。
- 挖掘了八十几年“三星堆”为什么突然停止?太诡异、太恐怖
- 为何中国导演几乎不碰元朝、明朝的历史剧?现实因素很重要
- 柘城、虞城等等,河南这些名字里带“城”字的地方,为何扎堆出现
- 杨家将|种家将、杨家将、呼家将、岳家军中的第一猛将分别是谁?
- 柯镇恶、郭靖、郭襄、风陵师太、灭绝师太,这一脉传承很精彩
- 《叛逆者》大结局,顾慎言、朱怡贞、纪中原为何偏偏要自寻死路?
- 对越反击战,日本、俄罗斯和越南的教科书,是怎么描述这场战争的
- 裴行俭:名将苏定方的弟子,平定西域、威震漠北的大唐名将
- 吸水器、礼器、魂瓶,小口尖底瓶到底是什么?
- 神童王勃: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才华横溢、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