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国 , 家庭伦理备受重视 , 而家庭美德被认为是家庭伦理的核心主干部分 , 一切家庭人伦关系皆围绕家庭美德展开 , 且不同程度上受到家庭美德思想的支配和影响 。 家庭教育依靠家庭为载体 , 依靠家庭成员来实现 , 而家庭内部的和谐需要家庭教育的维持 。
范仲淹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出发 , 提出了具有范氏特色的家庭美德思想 , 这一思想的提出既顺应了历史潮流 , 满足了当时社会和家庭道德层面的需要 , 又为现代社会带来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但是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思想的时候 , 应该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 范仲淹的家庭美德思想不仅仅具有其积极的一面 , 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 , 所以只有对这些思想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 才能真正地将其借鉴于现实生活中 。
儒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主流思想 , 它的存在需要以一些载体作为依托 , 而社会大众往往更多的是 , 通过这些具体的载体 , 来了解和接受儒家文化 。 礼义仁爱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载体 ,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始终 , 礼是人与人相处的一个道德标准 , 是民间儒家思想中具有实践性的一个范畴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修身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抱负的基础 , 家族的兴衰与家族每个成员都有关系 , 而家族成员每个人的德行修养 , 和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家族声誉和地位 , 因此修身的重要性又被无形中加强了 。
范仲淹强调的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家庭美德思想 , 就是范仲淹将自己对于儒家思想的认识 , 和理解而寄托的一个载体 , 他的这些思想紧紧围绕儒家文化而展开 , 其中对于释道思想吸收和继承的那部分 , 也是以儒家的角度去借鉴 , 以儒学为基础 。
范仲淹将儒家文化中 , 与家庭美德思想有关系的那部分思想 , 通过家书和《家训百字铭》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 , 向家人传递出来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正是由于这种儒家式的家庭美德思想 , 长期对家人进行耳濡目染 , 使得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形成了一种 , 以儒家思想为依托的家庭至上的价值观 , 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 , 家庭成员之间的家庭矛盾会减少 , 家庭氛围变得和谐 。
宋代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 主流地位更加牢固 , 而范仲淹的这一思想与主流思想相契合 , 推动主流思想的进程 。 因此 , 范仲淹的家庭美德思想 , 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在当时社会的一个载体 , 使得所有受到其影响的人 , 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伦理道德的洗礼和约束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范仲淹处在北宋王朝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转折点上 , 作为北宋官宦家族的代表 , 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 教育核心主要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 范仲淹的教育观是培养经邦济世的人才 , 他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 , 由德育发展实用之才 。
他认为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 , 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有希望成为有用之才 , 所谓有用之才 , 是必须为国家所器用 , 能够教化风气的有志之士 。
对于有才学的人 , 范仲淹能够做到爱才、惜才、荐才、用才 。 而范仲淹家庭美德思想也是培养人才的一部分 , 是他教育思想的一部分 , 是政治教育思想的延生 。 对于重视人才的范仲淹而言 , 范氏家族成员自然也是他 , 发展有志之士的备选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范仲淹看到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 , 家的安定和谐才有利于国的稳定繁荣 。 看到这个层面范仲淹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秩序 , 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 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 , 然后将读书求仕的思想 , 灌输到范氏家族成员的意识中 。
家族是古代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就是 , 在家族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大国与小家相互呼应是古代社会基本的形态 , 宋代的家族社会开始不断发展和演变 , 传统的宗族家族在宋代得到了延续 。

范仲淹把德育放在教育首位,他看到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图片
范仲淹的家庭美德思想 , 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产生 , 对于范仲淹而言小家的和谐、并不意味着家族的和谐 , 所以将家训思想拓展到整个家族中去 , 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 。 范仲淹一直反对那些 , 只会高谈阔论、却不落实到实践中的人 , 也反对那些身染恶习、生活奢靡的人 , 因此他意识到了改变士风、文风、学风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