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汤和:识君67年,妻妾数百名,汤和能善终,只因朱元璋待他太复杂( 五 )


洪武二十一年 , 汤和突然向朱元璋提出辞职 , 朱元璋听完后 , 大喜 。 《明史·汤和传》云:


于时 , 帝春秋浸高 , 天下无事 , 魏国、曹国皆前卒 , 意不欲诸将久典兵 , 未有以发也 。 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 , 不堪复任驱策 , 愿得归故乡 , 为容棺之墟 , 以待骸骨 。 ”帝大悦 。
意思是 , 当时朱元璋年事已高 , 天下已经没有兵戈之事 , 徐达、李文忠都已经病逝了 , 朱元璋想收回兵权 , 但并没有公开采取措施 。 汤和洞察到了朱元璋的心思 , 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 朱元璋大喜过望 。
朱元璋对汤和的“识趣”非常认可 , 他在凤阳给汤和赐了府邸和良田 , 让汤和回家养老 。
汤和在回乡之前 , 为明朝做了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当时 , 沿海倭寇经常来犯 。 他们机动性极强 , 杀掠过后立即消失 , 让朱元璋非常头疼 。 朱元璋便让汤和去一趟 。 汤和巡视一圈后 , 觉得最好能在沿海一带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卫所 , 朱元璋欣然同意 , 在汤和的建议下 , 一共设置了59座沿海卫所 。 《明史》云:

嘉靖间 , 东南苦倭患 , 和所筑沿海城戍 , 皆坚緻 。
汤和建立的这59座卫所 , 在后来抗击倭寇中 ,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嘉靖年间 , 汤和所遗留下来的卫所 , 仍旧非常坚固 。
从沿海回来 , 汤和便带着妻子儿女向朱元璋辞行 , 朱元璋很高兴 , 赏赐他金银锦帛无数 , 并且派人亲自将汤和送回老家 。 临行前 , 朱元璋还赐汤和玺书 , 说“诸功臣莫得比焉” 。
朱元璋的意思是 , 其他功臣和你都没法比!
汤和回到凤阳老家后 , 有了一个癖好 , 他喜欢纳妾 。 《明史》记载:

和晚年益为恭慎 , 入闻国论 , 一语不敢外泄 , 媵妾百余……
汤和先后纳了一百多名小妾 , 日子过得非常潇洒 。 但是 , 汤和的话很少 , 他从不惹是生非 , 也不谈论国事 , 对于他和朱元璋从前的旧事 , 他更是一个字都不对外人说 , 这就是汤和的大智慧 。
洪武二十三年 , 汤和到南京给朱元璋拜年 , 从此得了一场怪病 , 《明史》云“感疾失音” , 意思是 , 汤和突然患病 , 不能说话了 。 朱元璋多次亲自探望 , 不久后送汤和回到家乡 。 洪武二十七年 , 汤和已经病入膏肓 , 不能站立 , 但朱元璋十分想念汤和 。 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 朱元璋派人用车将汤和载到皇宫 , 用手摸着汤和 , 汤和有话说不出口 , 只顾着在地上磕头 , 朱元璋看到此情此景 , 泪水便湿了眼眶 。
一年后 , 汤和病逝 , 享年70岁 , 去世前 , 汤和遣散了府中的小妾 , 把大部分金钱都捐给了乡里 。 汤和去世后 , 朱元璋放眼望去 , 当年陪他打天下的功勋 , 只剩下郭英和耿炳文二人了 。
汤和和朱元璋幼年相识 , 直到洪武二十八年去世 , 他和朱元璋的缘分 , 长达67年 , 这种超长之缘 , 远远超出了其他明朝诸将 。
六、人心乃历史 , 历史乃人心笔者认为 , 朱元璋对汤和的情感 , 是极其复杂的 , 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 , 朱元璋童年疾苦 , 父母双亡 , 在有过乞丐、游僧等特殊经历之后 , 他加入了红巾军 , 而红巾军中有他的童年玩伴汤和 , 所以 , 朱元璋最初对待汤和是极其亲切的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朱元璋南下定远时 , 才会带上汤和一起 。
第二个阶段 , 朱元璋创业初期 , 和郭子兴父子明争暗斗 , 特别是在滁州之后 , 汤和的立场曾经动摇过 , 这让朱元璋对他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 朱元璋虽然还信任汤和 , 但已经不是最初的那种信任 。
第三个阶段 , 汤和在常州醉酒时口出怨言 , 加深了他和朱元璋之间的裂痕 。 朱元璋称帝前后 , 汤和平定浙、闽立下大功 , 但朱元璋认为汤和忠贞不足 , 毛病不少 , 因此没有给汤和应有的封赏 。
第四个阶段 , 汤和被封为中山侯后 , 失去了原来的犀利 , 他开始“惜命” , 不愿意再以命相搏 , 朱元璋颇有恨铁不成钢之感 , 后来汤和好不容易在延安立功 , 朱元璋便封赏了汤和公爵 。 但是 , 朱元璋没有忘记敲打汤和 。 《明史·汤和传》云:

其封信国公也 , 犹数其常州时过失 , 镌之券 。
意思是 , 汤和被封为信国公后 , 朱元璋在赐他的免死铁券上刻上了汤和在常州时的罪过 。 免死铁券本是表功的 , 朱元璋却刻上过错 , 朱元璋并非羞辱汤和 , 是真心希望汤和能够纯粹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