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汤和:识君67年,妻妾数百名,汤和能善终,只因朱元璋待他太复杂( 四 )


同样的道理 , 汤和因为是郭子兴的旧部 , 他接受了郭子兴的拉拢 , 相当于无形中背叛了朱元璋 。 后来 , 郭子兴和郭天叙先后去世 , 朱元璋又接管了郭子兴的兵马 , 汤和理所当然地又成了朱元璋的部下 。 但是 , 朱元璋对汤和却有一个心结 。
另外 , 《明史》还记载:


和沉敏多智数 , 颇有酒过 。 守常州时 , 尝请事于太祖 , 不得 , 醉出怨言……
这句话非常关键 , 意思是 , 汤和为人深沉敏锐 , 但他有一个毛病 , 就是喜欢喝酒 。 汤和守常州时 , 曾有事向朱元璋请示 , 朱元璋没有同意 。 汤和沉默不语 , 但后来有一次喝醉了 , 却说出了怨言 。
汤和可能觉得 , 自己资历本就比朱元璋老 , 后来为朱元璋效力 , 已经很难得 , 现在又坚守常州 , 身处险地 , 但他向朱元璋提出要求 , 朱元璋却不答应他 。
汤和的怨言 , 最终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明史》云“太祖闻而衔之 。 ”朱元璋在心中 , 逐渐反感汤和 。
从此之后 , 朱元璋虽然信任汤和 , 但是 , 他对汤和的态度 , 始终不如对徐达、常遇春等人 。
因此 , 洪武三年 , 朱元璋封赏众位功臣 , 汤和虽然灭掉了两大枭雄 , 但朱元璋认为汤和没有资格和李善长、徐达等人同列 , 所以给汤和的封赏降低了一个档次 , 只封了个侯爵 。
四、状态起伏 , 心境大变汤和为明朝立下赫赫战功 , 不可否认他是一员骁将 , 但是 , 汤和打仗也有状态不稳定的时候 。
洪武三年 , 徐达收复陕甘等地后 , 朱元璋基本上已经统一了中国 。 但是 , 在西南还有两股势力 , 一个是位于巴蜀的“明夏” , 另一个是位于云南的“梁王” 。 明夏是由当年南方红巾军首领徐寿辉麾下名将明玉珍建立的 , 明玉珍去世后 , 他的儿子明升是明夏之主 。 梁王是元朝的贵族 , 蒙古人北撤之后 , 梁王率领一部分元朝遗兵固守在了云南 。 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 卧榻之下自然容不下这两股势力 。
洪武四年 , 朱元璋派汤和为征西将军 , 派廖永忠为副将 , 沿江而上 , 出兵征讨明夏 。 巴蜀之地易守难攻 , 明夏的军队据险而守 , 汤和久攻不下 。 不久之后 , 江水暴涨 , 更加增大了克敌的难度 。 朱元璋听闻汤和迟迟没有进展 , 便派大将傅友德从陕西方向攻打巴蜀 , 傅友德兵不血刃 , 轻松拿下汉中 , 廖永忠怕功劳被傅友德全部抢走了 , 只得以身犯险 , 率军强行夺下夔州 。 汤和作为主帅 , 见傅友德和廖永忠分别取胜 , 才鼓起勇气紧跟其后 , 最后三人一同招降了明升 , 平定巴蜀 。
等回到南京后 , 朱元璋对汤和十分不满 , 《明史》云:

师还 , 友德、永忠受上赏 , 而和不及……伐蜀还 , 面数其逗挠罪 。 顿首谢 , 乃已 。
意思是 , 朱元璋重赏了傅友德和廖永忠 , 却痛骂汤和一顿 , 汤和跪着磕头谢罪 , 朱元璋才罢手 。
因为朱元璋认为 , 汤和作为主帅 , 畏手畏脚 , 差点误了大事 。
其实 , 笔者认为 , 这个时候的汤和 , 已经不是明朝建立之前的汤和了 , 当年 , 汤和“临敌忘身” , 锐不可当 。 但是 , 现在他有了爵位和富贵 , 有点“惜命”了 。 所以 , 上了战场 , 他没有以前拼命 , 他并非怕死 , 而是觉得没必要像之前一样冒险 。
一年后 , 汤和随徐达北伐 , 在断头山和元军遭遇 , 史载“战败 , 亡一指挥 , 帝不问” , 意思是 , 汤和又打了败仗 , 还造成了一位指挥使战死 , 朱元璋念及汤和之功 , 并没有问罪于汤和 。
其实 , 朱元璋对汤和 , 有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 有一种可能 , 就是朱元璋一直期待汤和再立新功 , 他好借机会把欠汤和的“公爵”封赏给汤和 。 从接下来的记载看 , 这种可能性很大 。
洪武九年 , 蒙古将领伯颜帖木儿犯边 , 朱元璋立即派汤和带兵前往延安 , 汤和在延安坚守了一年多 , 伯颜帖木儿最终兵败投降 。 等汤和从延安回来 , 他被朱元璋封为信国公 。 《明史》云:

“进封信国公 , 岁禄三千石 , 议军国事 。 ”
“议军国事”这4个字 , 并不是每个公侯都有的 , 这说明汤和当时参与明朝军队的指挥 。 在这期间 , 汤和多次前往凤阳、北京等地帮明朝操练军队 , 修缮边防城墙 。 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 , 在时隔多年后 , 朱元璋重新信任了汤和 。
五、急流勇退 , 寿终正寝明朝洪武十四年 , 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草原 , 汤和任副将 , 此战大胜而归 , 四年后 , 徐达病逝 。 这不仅意味着朱元璋又失去了一位老伙计 , 还意味着汤和将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军国大事 。 洪武十八年 , 蛮族叛乱 , 朱元璋派汤和为征虏将军 , 配合楚王朱桢围剿叛军 。 朱桢是朱元璋的第六子 , 名义上是朱桢带兵 , 其实还是汤和全权负责 , 这一次 , 汤和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军事高潮 , 他完胜敌军 , 一次性俘虏敌人4万多人 , 并擒获蛮人首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