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良|一个在世界屋脊,一个在云南边陲!上海80后医生伉俪:携手奔赴健康扶贫战线,同心书写壮美“家国记忆”

李培良|一个在世界屋脊,一个在云南边陲!上海80后医生伉俪:携手奔赴健康扶贫战线,同心书写壮美“家国记忆”文章插图
一个在上海 , 一个在西藏 , 李培良与邱晓頔通过视频连线
西藏日喀则 , 白云深处可望珠峰 , 地理学家眼中的“世界第三极” , 李培良无暇“看风景” , 除了与3800多米海拔的高原反应“作战” , 他得保证一定的休息 , 其余时间 , 他不是在琢磨手术、撰写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申报建设方案 , 就是在研究学科建设的事 。
李培良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 , 2020年8月进藏 , 担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 援藏服务期一年 。
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由上海持续对口援建 , 2018年6月 ,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 , 它正式挂牌“三甲” , 成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首家三甲综合医院 。 这里的神经外科就由著名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包科帮扶” 。 为将华山神外的“火种”播撒在雪域高原 , 李培良很拼命 , 甚至有点“玩命”——今年3月 , 他刚因为一次“差点要命的感染高反”返沪休整 , 没过几天他又进藏了 , 一上去 , 又是连续5小时手术 。 手术台上 , 脑动脉瘤患者获救了;台下 , 李培良瘫在办公室 , 吸了一小时的氧才缓过来 。
“不救 , 就是一条命 , 你怎么能不救?”李培良说 , 援藏后最强烈的感受是:时间不够用 。
李培良|一个在世界屋脊,一个在云南边陲!上海80后医生伉俪:携手奔赴健康扶贫战线,同心书写壮美“家国记忆”文章插图
这种紧迫感 , 有一个人懂他 , 就是他的妻子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生邱晓頔 。 两人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同窗 , 都是“80后” 。 2016年5月 , 沪滇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云南省贫困县县级医院签约 , 作为上海28家签约医院之一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云南省临沧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帮扶责任书 。 2017年5月 , 邱晓頔作为第三批援滇医生出征 , 服务期半年 。
跨越山海 , 这对上海青年医生伉俪先后支边 , 与“脱贫攻坚”这件事形成了独特的“家国记忆” 。
01|
在雪域高原上开刀 , 考验患者也考验医生
每年8月 , 日喀则气候最好的时光 , 空气中的氧含量是最高的 , 湛蓝的天空下 , 迎来新一批上海援藏医生 。 2020年8月 , 李培良进藏了 。 从平原到高原 , 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 这是人体极限与自然极限的“磨合期” , 短则一周 , 长则数月 。
8月29日 , 还在宿舍里吸氧、学着适应的李培良接到领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万兴旺的电话:“上海一个公益摄制团队里 , 有工作人员突发剧烈头痛 , 随后昏迷 , 怀疑脑血管意外 , 正在送往我们医院的路上!”
李培良|一个在世界屋脊,一个在云南边陲!上海80后医生伉俪:携手奔赴健康扶贫战线,同心书写壮美“家国记忆”文章插图
救治重症夹层动脉瘤患者
专业对口!李培良二话不说赶到急诊室 。 20分钟后 , 救护车抵达 , 病人的情况非常差 , 瞳孔散大 , 气管插管后 , 气道中喷出大量血性痰液 , CT提示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 动脉瘤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大 , 患者还出现了严重的肺水肿 , 这是高原上的医生最不想看到的糟糕情况 。
动脉瘤并非肿瘤 , 而是脑子里的动脉老化后鼓起的包 , 一旦破裂 , 动脉血就涌入蛛网膜下腔 , 瞬时的颅内高压会造成患者即刻死亡或严重破坏脑的功能 , 相当于一颗炸弹在脑中“轰”一声爆炸了 。 颅内动脉瘤破裂 , 在脑血管病里死亡率高达50% 。
一半对一半的生死概率 , 怎么办?
“动脉瘤的手术只能防止它再次爆炸 , 但不能消除第一次爆炸造成的损害 。 病人当时的情况即便立刻手术也是没有意义的 。 ”李培良与呼吸科、麻醉科、ICU的同事商量后决定先通过保守治疗消除肺水肿的影响 , 看看患者的意识能否好转 。
第二天 , 李培良一早再去看病人 , 明显好转 , 机不可失!看了血管造影图像后 , 他决定选择一种最稳妥的方式手术——闭塞载瘤动脉 。 手术顺利完成 , 仅耗时一小时 , 但这对初到高原、在手术台上不能吸氧还要戴着口罩、穿20斤重铅衣的李培良来说 , 初战就是硬仗 。 下了手术台 , 李培良的手术衣已全部湿透 , 氧饱和度只有73%(正常人为98%)……高原上开这种刀 , 考验患者 , 也考验医生 。
“喝了一口矿泉水 , 让我第一次真正知道了甘醴的滋味 。 ”李培良说 , 进藏前没有想很多 , 进藏后对健康扶贫有了真正的理解 , “有的人可以走出高原看病 , 但有人生的病 , 必须争分夺秒 , 不然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赶到平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