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遇吉|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确认了清朝传闻,人们为其落泪


周遇吉|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确认了清朝传闻,人们为其落泪
文章图片

周遇吉|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确认了清朝传闻,人们为其落泪
文章图片

周遇吉|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确认了清朝传闻,人们为其落泪
文章图片

周遇吉|明朝古墓发现将军遗骸,枕骨砍断确认了清朝传闻,人们为其落泪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来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里的文字 ,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一心报国之人 。
明朝曾有一位将军 , 他只活在清朝的传闻之中 , 据传闻他为了守卫明朝被砍断枕骨而死 。 随着一座明朝古墓被发现 , 这位将军的遗骸被发现 , 关于这位将军传闻被确认真有其事 , 知道这故事的人们纷纷为其爱国护国之心而落泪 。
这位将军就是周遇吉 , 说到周遇吉就不得不说一个人 , 那便是李自成 。 李闯王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 万历三十四年八月出生 。 1629年起义 , 自西向北进军可谓是一帆风顺 , 北上途中几乎没有守将阻拦 , 基本上都选择投降放弃抵抗 , 直到李自成在攻克宁武关时遇见了当时的守将周遇吉 。 周遇吉可谓是一根难啃的硬骨头 , 虽然宁武关里只有区区四千将士 , 可周遇吉却是一领兵好手 。 周遇吉是山西总兵 , 还是勇卫营的一名头领 , 这勇卫营的前身便是这御林军 。
因为明末政局动荡 , 东林党人独掌政权 , 御林军也分崩离析内部纷争不断 , 从而使得御林军不再是一股绳 , 人人各怀心思 , 战斗力大不如前 。 于是崇祯皇帝便索性将御林军改为勇卫营 , 也被称为黑虎头军 , 以其着装命名 。 勇卫营的人数远少于御林军 , 但人人都是以一敌百的精兵强将 , 而带他们训练的也都是各个如周遇吉一般经验丰富的将领 。 因此 , 勇卫营在多次对外中胜多败少 , 是明末少有的拿的出手的王牌 。 知晓这些内情的李自成自然不敢轻敌 , 甚至有些忌惮勇卫营在外的威名 。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 , 李自成与周遇吉的这场战争的经过可谓是惨不忍睹 。 李自成一方死伤数万人 , 这甚至影响到后来攻打京城之时 , 都有很多人带着这场战役造成的残疾 , 伤痕 。 而周遇吉一方也好不到哪儿去 , 甚至比李自成一方还要凄惨 , 可以说是自损一千伤敌八百 。 周遇吉一方因为装备落后 , 即使守城的将领都是精兵强将 , 可耐不住李自成一方以大炮轰击城墙 , 在城墙被攻破之时 , 明军凭借着誓死不屈的意志 , 前仆后继地用血肉将城墙修补起来 , 可即便是这般还是抵不过“弹尽粮绝”的无奈 。
即使英雄末路 , 也至死不屈 , 周遇吉在这般的窘境之下带领着士兵在街巷之中进行战斗 , 亲自上阵 , 绝不躲在幕后 , 更不弃兵而逃 , 亲手杀死数十名敌人 , 最终因寡不敌众成为俘虏 。 李自成终于拿下了这座城 , 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面对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自然十分痛恨 , 于是便下令将周遇吉吊起来射杀 , 并且将其分尸 , 不留全尸 。 破城之后 , 百姓受到周遇吉爱国之心的感染 , 纷纷拿起武器与李自成奋战到底 , 导致最后宁武关被屠杀殆尽 , 无一生还 。
但是在民间的传说里却与之截然不同 , 有人说是因为周遇吉是自己作死 , 跑到李自成行军账前对其破口大骂 , 从而导致自己被杀 。 若结合周遇吉这人相关史料来看 , 作为勇卫营这王者之师的将领 , 又深受崇祯帝重用 , 定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 缒城被执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 是谣言三人成虎的可能性比较高 。 还有一种说法是 , 周遇吉当时确实自己来到李自成的营长前 , 扬言要斩杀李自成 , 可后面还表达了这仅是自己的想法与他身后的将士百姓无关 。 而李自成也并未生气 , 反而想收周遇吉为自己所用 , 可周遇吉至死不降 。 无可奈何之下 , 李自成只能将其斩杀 , 而周遇吉的尸体则被埋葬在东门不远处 。
由于正史与民间的说法不能相互印证 , 时代久远孰是孰非更是难辨真假 , 这个疑问便被遗留下来 。 直到后来宁武县对周遇吉墓进行了迁葬 , 发现了一具无法辨认的尸骸 , 这个传奇故事的真相才被揭开 。
经过一批考古学家在现场进行的勘验考察 , 确定这便是周遇吉的尸骸 。 这尸骸的头骨上有着一道十三厘米的刀痕 , 并且枕骨完全被砍断 , 符合斩首而死的特征 , 于是民间传言得以被证实周遇吉确是被斩首而死 。 所以事实的真相便是 , 周遇吉为保护百姓与将领甘愿牺牲自己 , 同时李自成并未如历史记载一般屠杀全城百姓 。 当这一真相公之于众 , 很多人为周遇吉的爱国热忱所感动 。 周遇吉可谓是一颗赤诚之心 , 至死护着宁武关里的百姓 , 正是“粉身碎骨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