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茶:中国各大名茶的香气(最全最准确)
滚滚沸水缓缓注入 ,
与茶叶相拥的那一刹那 , 茶叶被唤醒了 ,
同时醒过来的 ,
是淡雅悠长、桂馥兰馨的香味 。
香气 ,
一种源于大自然的美感 ,
是沁人心脾的审美感受 ,
最直接、快捷令身心愉快的催化剂 。
文章图片
喝茶 , 无非就是闻其香、品其味 , 就是这么简单 。
【闻香识茶:中国各大名茶的香气(最全最准确)】明·刘源长《茶史》:“茶之妙有三:一曰色 , 二曰香 , 三曰味 。 ”香气 , 是茶叶的魅力所在 。
古人云:“未尝甘露味 , 先闻圣妙香” 。 闻香 , 是品茶时最先感觉到的 , 而且贯穿整个过程 。 从打开茶叶罐闻到干茶香 , 到冲水后散发出来的香气 , 再到盖香、水香 , 最后水叶底香、杯底香 , 品茶都是在茶香中愉快地度过 。
《说文解字》:“香 , 芳也 。 从黍从甘 。 ”
气味是感性的 , 总是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判断与认知 。 BBC有个纪录片跟踪研究一株“西红柿” , 发现人在你吃西红柿之前 , 嗅觉已经被一种不易察觉的气味所影响 , 大脑接受了这种香气以后 , 即使是喝白开水 , 也会格外甘甜 。 这就是香气的魅力所在吧!
文章图片
茶 , 生于天地之间 , 采天地之灵气 , 吸日月之精华 。 茶本为草木 , 在光合作用下合成了丰富的芳香物质 。 这些芳香物质 , 再通过工艺的塑造生成各种各样的香气 。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 , 指的是茶叶中由嗅觉感知到有香味的物质 。 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 , 所表现的香型也不同 。 目前 , 已知茶叶中的香气成分有二、三百种之多 。 茶叶香味的高低、醇正、持久 ,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和价值 。
茶叶香气 , 有的是地域、季节、品种所固有的 , 有的是在采制过程中产生的 , 有的是在储藏过程中形成的 , 与茶叶的产地(包括茶园生态环境)、季节、品种和粗嫩度、炒制工艺、仓储变化等有着极大的关系 。 所以 , 茶叶的香气有地域香(或产地香)、季节香、品种香、工艺香(或制作香)之分 。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主产区 , 茶叶分布广、品类多 , 不同产地、季节、品种、工艺的茶叶香气、滋味各不相同 , 千差万别 。
文章图片
绿茶采摘芽或新叶 , 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 , 不发酵 , 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 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 。 所以 , 绿茶特别的清新、幽雅、鲜爽 , 也是香气最丰富多彩的茶类 。
绿茶最典型的香气是豆香 , 正宗的西湖龙井最大的特色就是所谓的糙米色和豆花香 , 香气浓郁 , 唇齿留香 。
板栗香是一些炒青绿茶特有的香气 , 六安瓜片就有非常特别的板栗香 , 闻起来就像炒栗子的味道 。 一些信阳毛尖、黄山毛峰、日照绿茶等也有类似的板栗香 。
具有花香型的绿茶并不多 , 碧螺春有特殊浓烈的花果香 , 故又称之为“吓煞人香” 。
比较小众的舒城小兰花外形芽叶相连似兰草 , 冲泡后犹如绽放的兰花 , 散发着幽雅的兰花香 , 当地人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 。 此外 , 桐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也有相似的兰花香 。
黄山毛峰则属于清香型 , 古籍记载:“清香冷韵 , 袭人断腭 , 谓之黄山云雾茶” 。
各种银针具有典型的毫香 , 部分毛尖、毛峰茶有嫩香带毫香 , 安吉白茶也有清鲜纯正的毫香 。
蒸青绿茶及产自湖北黄冈的英山云雾 , 有一种奇特的海苔香或紫菜香 。
文章图片
传统的白茶不炒不揉 , 新茶有大自然气息与太阳光相混合的青草香 。 毫香是白毫银针特殊的香气 , 当白毫浸润汤水后 , 毫香立刻显现 , 鲜香无比 , 高等级的白牡丹也有淡雅的毫香 。 此外 , 新白茶还有各种各样的花香、果香、甜香等香气 。
老白茶经过一定时间的存放 , 茶叶内含物质特别是芳香物质发生转化 , 逐步形成独特的陈香 。 老白茶根据茶叶品类、储藏条件不同还有稻谷香、粽叶香、薄荷香、枣香(寿眉老白茶饼仅有的)、蜜香、药香等各种香气 。
文章图片
黄茶的采制工艺相似于绿茶 , 只增加了一道闷黄工序 , 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挥发性物质增加 , 便形成其黄汤黄叶、香气清锐、味厚爽口的品质特征 , 最典型的香气是煮玉米香 。 一般而言 , 黄芽茶有甜兰香 , 黄小茶有熟栗香 , 部分黄小茶、黄大茶有焦豆香 。
- 秦国|台湾出版的中国古代地图什么样?秦国版图变大,个别朝代非常经典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历史知识丰厚,语言幽默风趣,文字浑然天成
- 中国最后一位武状元,霍元甲全力踢打都纹丝不动,可惜结局悲惨
- 汉朝公主去波斯和亲路上意外怀孕,索性就地建国,如今成中国领土
- 哥伦比亚总统遇袭?历史上曾有三次重大袭击事件,第一件就发生在中国土地上
-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其实还有后半句
- 曾经的世界第三强国:亡国前3次求援中国,结果我国多了百万疆土
- 中国历史上灾害治理的成功范例:大唐王朝716年“姚崇治蝗”
- 为何中国导演几乎不碰元朝、明朝的历史剧?现实因素很重要
-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外交策略家,与苏秦齐名,以连横之术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