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特色“阴与藏"论气味,及免疫与阴阳特色。

以五脏“阴藏"特色论食用气味,以及免疫系统等与阴阳特色。
前言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本文分四部分:1.起于五行特色。2.起于食用物、药用性及阴阳、厚薄性。3.五脏阴藏特色论食用气味,及免疫系统等与阴阳特色。4.饮食营养的基本法则。
内容
五味之由来,起源性。
一,起于五行特色。
五味来于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和《尚书·洪范》。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二,起于食用物、药用性及阴阳、厚薄性。
1.辛味具有能行、能散本质特色,属性为行气、解表、似助循环、排泄、分泌之阳的作用。
辛味也似具有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攻邪祛毒、及镇静、降压、抗惊厥、镇咳、利尿、抗癌等排泄分泌性等、应激反应、系列功能性作用。
2.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的作用。
酸味食用物功能,具有能收敛性、固涩性、润肺生津性等特点作用,
首先,酸味含有机酸和鞣质。
鞣质,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粘膜或创面形成保护膜功能性。
蛋白质是组成人体一切细胞、组织的重要成分。氨基酸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
酸味具“双向性”功能特色属性,且偏于抑制性。
酸味对病理代谢分泌性具有收敛固守之属性作用。是另属一定抗菌,促进免疫、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抑制代谢分泌性本质属性。
所以咳嗽痰多,一些腹泻、排尿不畅等,建议不宜食用酸,或禁食高浓度酸度。还有瘙痒等及婴儿一般性不宜。
3.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热、平喘、止呕、通便的作用。
苦味因而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攻邪祛毒。
但也存在一些伤肾败脾胃特点。
余下为较平和性味。
4.甘味能缓急,有补益五脏六腑组织细胞结构、和中止痛的作用。
正常甘味较平和且补精气血神,具有良好改善支持、维护调整生命生理功能属性及阴阳信息作用,属纠偏扶正特色属性。
5.咸味能下、能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6.淡味能渗、能利,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咸味与淡味功能性,是增强与减弱特色。
咸味、淡味具备一些相近特色,也可能是属气味厚薄原因。
原因是因为:6.1.“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6.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涩味与酸味的作用相类似,也有收涩的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主要作用最早的总结概括。
“五味”归纳为“甘、酸、苦、辛、咸”倒是可能首见于《吕氏春秋》
三,以五脏阴藏特色论食用气味,以及免疫系统与阴阳特色。
1.五行特色配合气味之味:金辛→水咸→木酸→火苦→土甘→金辛。即五味法则。
2.依五行特色,气味互生顺序特色应是:
2.1.辛咸、咸酸、酸苦、苦甘、甘辛。
和2.2.或辛咸酸、酸咸辣(辛);或咸酸苦、酸苦咸;或苦甘辛,甘辛涩(苦)。
所以就有:五种二合气味,和三种三合气味特色。
辛咸、咸酸、酸苦、苦甘、甘辛五种二合,或辛咸酸、酸咸辣(辛);或咸酸苦、酸苦咸;或苦甘辛,甘辛涩(苦)三系合、三合为顺为正常态五脏、五阴藏之正常、顺态生理功能气味态综合利用态势或趋向。
3.现代研究。
3.1.酸味与食物腐败程度特性、氢离子浓度有关。
3.2.苦味是生物碱、分泌物苦味质、甙类等有机化学物。
大脑对浓苦味较避忌,具大部分生物碱对人体存在具有害处,孕妇儿童较敏感不适。
3.3.甘味,含甜味、鲜味。多与蛋白质、糖类、甙类、氨基酸、脂肪等营养、能量相关。
3.4.咸味与重要物质钠离子或血液形态等有关。
3.5.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特色与嗅觉相关密切。
4.,气味之变,味变与脏腑功能及机体影响变化。
首先,脏腑未调整或适应时,会出现:
4.1.一般性气或味入体内,适应与否,过程顺畅、或正常属性,反映变化上先以气息为表现表达反映出来。
头部不适,或舜间一晕迷感,或气息呼吸不调…等反映、或自主正常态不适变化变异…
此为气息信号免疫之任、识变化。
4.2.过度添加剂、非自然属性气味之变,会引起生命生理功能性不适,慢性诱变疾病、或精神不佳甚至紊乱失调。
附:《素问·五脏别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