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石窟寺专项调查|江苏新发现11处,见证“南朝四百八十寺”( 二 )
12月24日,调查队伍到达灌云县伊芦山六神台。六神台又称落神台,山上立有佛教造像。当地人云 “六神台,上去下不来,要上六神台,打口薄皮材。”六神台极为陡直,孤峰独立,四周都是陡峭的石壁,距地表20多米,石璧上有人工开凿的方型脚窝,可谓 “自古华山一条路”。调查组没有被“备好薄棺材”的谚语劝退,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好了精神和工具的双重准备,队员徐勇、潘明月和吕真理绑好安全绳,互相扶持、通力协作、手脚并用攀爬崖壁,流得一身冷汗,终得台上风景。六神台上共发现41尊造像,分上下两部分,其中6尊造像保存较好。拍照、测量、绘图、拓片,详尽的资料收集工作,让“冒险”具备了“神圣”意义。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苏北组攀爬六神台(左)、拍摄孔望山(右)
苏北调查组依次调查走访了连云港市、泰州市、淮安市和徐州市等4个地级市,现场勘察文物点84处,最终确认9处石窟寺(包括摩崖造像)地点,其中新发现石窟寺地点3处。二、“南朝释教隆盛,千佛刻石栖霞”--宁镇组调查实录
南北朝时期,佛法隆盛,造像进入繁荣时期。南京(建康)作为南朝都城,成为南朝造像中心,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保留了大量南朝石窟造像,是在北方开窟造像的风气影响下产生的,但同时形成了自身特色,具有独特的南朝风格。
宁镇调查组组对南京地区的栖霞山千佛崖和弥勒窟、桦墅石佛庵石窟和牛首山弘觉禅寺石窟等4个地点,做了较为详尽的现场勘察和资料采集工作。南京地区石窟寺保护状况较好,基础研究资料较为丰富,除寒潮天气和崎岖山地带来影响外,调查工作的开展相对便利。
文章插图
2020年冬至栖霞山石窟调查:窟庭洒扫落叶,佛前刷洗销尘
2020年12月18日,栖霞山千佛岩地点K36号石窟的调查最为惊险,调查线路崎岖陡峭、杂树荆棘横生,窟立半山断壁,调查队员戈畅和于通海互相照应攀爬而上,拍照后却难寻下山之路,幸而临近山顶方才峰回路转,转危为安。
文章插图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立面图
截至2021年2月7日,宁镇组完成野外调查工作,进入资料整理和调查报告编写阶段。其中,栖霞山千佛崖石窟资料内容最为丰富,工作量大,调查确认现存石窟(龛)252个,可辨认造像数量551尊。三、“天生仙人洞,风光在险峰”--苏南组调查纪略
苏南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优越,既是水乡泽国又是鱼米之乡,地形以平原和水域为主,山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山中天然溶洞较多,具备一定开窟造像条件。调查前期资料显示,苏南地区未有明确石窟(含摩崖造像)地点,有31处石刻地点需复查。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苏南调查组在常州和苏州地区开展调查
苏南组逐处勘查了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等四市,先后到常州溧阳、苏州吴中区等石窟寺类资源相对丰富地区进行现场调查,认真观察造像、判定年代、测量石窟及造像尺寸、分析病害并采集影像资料。截至1月30日,野外调查工作全部顺利完成,共确认9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地点,其中有8处属于新发现。
文章插图
苏州花山岛观音洞石窟(新发现)
苏南组调查的日常可以概括为爬山和钻洞。苏南地区山峰奇秀,但同时林深草密,多数地点调查需请当地向导,方能顺利寻到,行进路线充满刺激与未知。苏南山中多溶洞,调查组前后深入调查数个山洞,勘察洞中或有湿滑、或有嶙峋碎石,洞中高低不同、身躯或直或弯或墩,光线不明又极费眼力,可谓艰辛。截至2021年2月8日,江苏省石窟寺专项调查的野外工作基本结束,仅1处地点因疫情影响,暂时未能完成息采集。本次专项调查成绩显著,共确认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地点22处,包含徐州6处、连云港2处、淮安1处、常州1处、苏州8处以及南京4处,其中新发现地点多达11处,占全部地点的50%,新发现地点又以苏州地区为最多。全省石窟寺资源整体上呈现地点较少、分布集中和年代较早、风格多样的特色面貌,年代上启东汉,下至明清,集中分布于连云港、徐州、南京和苏州等地区。
文章插图
- 怒江州开展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 潮州又一景区走红,巨石“压住”的寺庙,被称“潮汕石窟寺之首”
- 老年|甘肃石窟寺丨莫高窟第244窟
- 中国石窟寺考古
- 中年|考古学?埃洛拉石窟寺院
- 老年|甘肃石窟寺丨莫高窟第159窟
- 老年|石窟寺专项调查记|山西新发现娲皇庙与法兴寺摩崖造像
- 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次开展有蹄类动物专项调查 青海片区分布有藏原羚等9种有蹄类动物
- 河南私藏了一座千年石窟寺,不是龙门石窟,同样风光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