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石窟寺专项调查|江苏新发现11处,见证“南朝四百八十寺”

国家文物局近期组织开展了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据澎湃新闻了解,截止目前,共计完成4532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现场调查工作。《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近期陆续呈现这些调查的成果与现场。江苏省石窟寺资源在数量上不算突出,风格面貌上却独具特色,著名的有连云港地区孔望山摩崖造像;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牛首山弘觉禅寺石窟等。此次专项调查共确认江苏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地点22处, 其中新发现地点多达11处,年代上启东汉,下至明清,集中分布于连云港、徐州、南京和苏州等地区。
江苏省文物资源丰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文化区域,大运河沟通南北,地域文化面貌多样而内容激荡: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在全国位居前列。
江苏省石窟寺资源在数量上不算突出,风格面貌上却独具特色:连云港地区的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江苏地区规模最大的摩崖造像群,雕刻年代或始于东汉末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佛教石刻艺术;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是南朝造像的杰出代表,受北方风格影响而生,却于江南之地镌山刻石孕育了自身特色,进而反馈北方,又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等国家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南京地区桦墅石佛庵和牛首山弘觉禅寺石窟是江苏地区重要的明代石窟造像,在造像风格上存在藏传佛教因素影响。
本次专项调查已对121处普查地点进行现场复核,其中苏北地区81处、宁镇地区12处以及苏南地区28处。调查中对确为石窟(含摩崖造像)地点进行详尽的资料收集工作,同时积极寻访石窟(含摩崖造像)新地点。

藤桥|石窟寺专项调查|江苏新发现11处,见证“南朝四百八十寺”
文章插图
南京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去年12月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在南京召开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动员会,对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2020年12月7-11日,省文物局和南京博物院在江南工作站举办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培训班,组织石窟寺专项调查队成员、各设区市参与地方石窟寺专项调查人员和石窟寺保护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等近4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采取课堂讲授、系统操作、研讨交流和野外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全国石窟寺保护状况专项调查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包括石窟寺基础知识、石窟寺病害分析与调查、石窟寺专项调查方案及填报说明、石窟寺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方法等方面。

藤桥|石窟寺专项调查|江苏新发现11处,见证“南朝四百八十寺”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7-11日江苏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培训班
高度重视、强化担当的动员会和内容全面、信息丰富的培训班为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夯实了政治站位和专业理论基础,理论附以现场实操为调查工作的正式启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前提。江苏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由南京博物院负责组织实施。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研究根据省内石窟寺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尽的《江苏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本次调查按照已知石窟寺地点的区域分布,优化队伍建设,由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古建所和文保所联合地方专业人员,分设宁镇组、苏南组和苏北组三个调查小组,队员涉及考古、古建、文物保护和安防等多个专业领域。调查队伍实行总领队负责制,由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担任。
2020年12月15日,野外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调查期间正值隆冬,寒潮频发,工作队员常食随寒风、行伴白雪;调查环境多数是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之处,常需涉水爬山、斩棘披荆,整体工作难度较大、危险系数较高。考古队员不忘初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畏的工作态度,通力合作、同甘共苦,克服了恶劣天气和复杂地貌环境,加班加点、保质保量的推动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藤桥|石窟寺专项调查|江苏新发现11处,见证“南朝四百八十寺”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15日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一、“要上六神台,备好薄棺材”——苏北组调查侧记2020年12月18日,苏北调查组到达连云港市,风起降温正当时,气温开启零下模式,由南到北,添帽添衣,调查组正式入冬,野外调查工作随之启动。
连云港地区多山地,诸多调查地点杂树丛生、山路荒芜、人迹罕至,尤以孔望山地点摩崖造像遍布,所在岩体或崎岖或陡直,时常披荆斩棘开路、紧贴崖壁登山,调查队员几日攀爬下来常是遍身苍耳、微颤双膝,寒风吹紧腮红、碎石磨肿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