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甘肃石窟寺丨莫高窟第244窟


老年|甘肃石窟寺丨莫高窟第244窟
文章插图
三身佛像
本窟是隋末唐初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覆斗形顶殿堂窟,主室呈方形。四壁画许多说法图,在洞窟的东、南、北壁前塑有三组塑像,共计十一身,均保存了原貌。窟内壁画除甬道为五代、宋后期重画外,其余均为原作。
隋文帝杨坚于58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隋朝。在尼寺里长大的隋文帝,自小深受佛教思想的熏陶,又加之讲究迷信,在他未称帝之前辅佐北周静帝时,即下令废除北周武帝禁佛道令,复行佛道二教。建立隋朝后,便下诏听任国内民众出家要人民计口出钱营造佛像。数年之间,民间佛书多于六经数十万倍。下诏有毁佛、不尊佛像者,要以法治罪,用法律的形式对佛、道二教给予保护,并且他还集中全国各派名僧于长安译经讲学,共分五众,各众以名僧为众主,通过辩论判教,缓解了佛教内部的矛盾,打破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隋文帝崇佛之心虔诚,受到许多高僧的认可和肯定,被称为“大行菩萨国王”,文帝皇后受戒后被称为“妙善菩萨”,大臣中还有什么“肖摩诃” 等名号,宫廷里天天讲经,夜夜行道。与高僧们打的火热。文帝与律师灵藏“坐必同榻,行必同车”,还在一起商量、讨论国家大事,实际上僧侣已参予国政,帝王、后妃们在长安、洛阳出游或外地巡幸,多以僧尼、道士随行,随时均可开设道场,讲经度僧尼。同时,隋文帝还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让刺史、县尉以上的官吏,以推行佛教为公务,这一点在历史是极为罕见的。在隋文帝的封建皇权推动下,佛教成为隋朝的国教,在他统治隋朝的23年间,按保守数字记载,共度僧民23万,平均每年度人出家一万人,写经、造像、建寺、镌窟无不超越前代,他曾两次下诏在全国建舍利塔,其中就有仁寿元年(601年)敕令康居僧智嶷持舍利送至瓜州(即敦煌),在崇教寺(即莫高窟)起塔,这次建塔,要当地民众“任人布施”,总管、县尉以上的负责官员“息军机,停常务”七天。瓜州的佛教在当时十分兴旺,莫高窟现存已编号的隋窟多达78个。除了大开石窟外,开皇年间僧喜善在莫高窟修建过讲堂。在敦煌遗书中还藏有仁寿元年(601年)八月二十八日瓜州崇教寺沙弥善藏在京(大兴城)辩才寺抄写回的《摄论疏》,说明隋王朝的崇佛活动已直接影响到了敦煌。
604年,隋文帝驾崩,其子炀帝杨广继位。隋炀帝杨广在笃信佛教这一点上更甚于其父,在他执政的十四年间,造像三千八百五十躯,修故像十万一千躯。在这种风气下,官吏百姓也纷纷出钱写经造像,建立寺塔,所费之巨,难以统计了。
炀帝在即位之初,在吏部侍郎裴矩等人的协助下,积极经营西部边疆地区。大业三年(607年)改瓜州为敦煌郡,并派裴矩到张掖,主持贸易和联络西域各族。裴矩在张掖任职期间,结交西域官商,注意了解各国的自然、地理、风俗、礼仪、物产等,写成《西域图记》,书中记载了西域44个国家的情况及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并招引西域的使臣和商人到长安、洛阳进行贸易活动。609年,在张掖一带举行盛大的国际贸易交易会,西域二十七国的商旅、使者,云集甘、凉一带,隋炀帝亲临河西会见使者,各国使者们 “着锦绣,佩金玉,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张掖一带的百姓着盛装观看,队伍长达数十里,展现了河西的繁荣景象。
莫高窟第244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凿完成的。
西壁前塑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它与南壁的一佛二菩萨以及北壁的三菩萨共同组成了三世佛的形式,即过去佛迦叶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以及未来佛弥勒。由三身立佛组成的三佛造像,最早见于阿富汗肖特拉库佛教遗址,是公元4—5世纪的作品,由于这件造像中有儒童布发的故事,无疑是表现过去世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我国的三身立佛造像,最早见于有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建窟发愿文题记的炳灵寺第169窟,北魏时期向东传到云冈,向西传到莫高窟,在莫高窟北魏时期的一些洞窟中以塑绘结合的形式来表现三世佛这一造像题材的比较多见,从这可以说明当时的三世佛信仰比较流行。到了隋代,三佛造像大量出现。
本窟的主尊佛塑造的释迦牟尼佛,他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坐在佛座上,身体宽厚而丰满,面含微笑,双眼微微下视,庄严中透露出慈祥的神情。靠近佛两侧塑造的是佛的两位弟子——小弟子阿难和大弟子迦叶。大弟子迦伽叶原是一个外道徒,后经释迦牟尼佛点化成为弟子,他为弘扬佛法四方游说,历经了艰难险阻,因而被称为“苦行僧”。小弟子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19岁出家,侍奉佛祖25年,由于他的记忆力比较好,每当佛讲法之后,他能将佛所说过的言论准确无误的背诵出来,因而被称为“多闻第一”。本窟的阿难像,完全是一个少年的形象,圆圆的脸上透露出一种单纯的稚气,此刻他正恭敬的站在佛的身边,样子虔诚可爱。与之相对的大弟子迦叶,由于他是一位四处化缘的苦行僧,古代匠师便根据这一特征,突出表现他的悲苦形象,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眉头紧皱在一起,袒裸的胸部,肋骨清晰可见,完全是一位饱经风霜。历经苦修的老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