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禁忌?!私募基金管理人必读( 二 )


(六)宣传推介材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包括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私募基金交易结构、各方主要权利义务、收益分配、费用安排、关联交易、委托第三方机构以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出资人、实际控制人等情况 。 (现在披露还是比较到位 , 主要是签约时有故意隐瞒或者避重就轻的做法 , 对投资者义务或损失可能性 , 谈的少)
(七)以登记备案、金融机构托管、政府出资等名义为增信手段进行误导性宣传推介;(不是说不能提“备案”“银行托管”“国资背景” , 而是不能以此为增信手段 , 讲真 , 很难区分 , 估计金融消费者赔了钱可能会说“被误导了” , 赚到钱的时候就悄悄乐了)
(八)委托不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单位或者个人从事资金募集活动;(飒姐在某直辖市建外某些办公区内看到过 , 临时拼装起来的销售队伍 , 墙壁白板上是话术和套路 , 办公室里满是电话和视频监控系统 , 还有销售榜单 , 热火朝天 , 人员流动性大 , 销售业绩不好的即时除名)
(九)以从事资金募集活动为目的设立或者变相设立分支机构;(普遍存在 , 已经到了法不责众的情形)
(十)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禁止的其他情形 。

原创|禁忌?!私募基金管理人必读
文章图片

私募从业人员 , 业务中不得进行的行为
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业人员 , 有十三种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 请诸位一定严守法律底线 。
(一)未对不同私募基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 将其固有财产、他人财产混同于私募基金财产 , 将不同私募基金财产混同运作 , 或者不公平对待不同私募基金财产;(明目张胆违规操作 , 少见;偏心眼儿 , 常见)
(二)使用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关联方名义、账户代私募基金收付基金财产;(关联方 , 有时候做的十分隐蔽 , 没有确凿证据证明 , 因此投资人在此类案件中败诉率极高)
(三)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四)以套取私募基金财产为目的 , 使用私募基金财产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私募基金管理人、控股股东、实控人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或项目等自融行为;(顽疾 , 难铲除)
(五)不公平对待同一私募基金的不同投资者 , 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亲疏远近 , 实践中不乏此类情形)
(六)私募基金收益不与投资项目的资产、收益、风险等情况挂钩 , 包括不按照投资标的实际经营业绩或者收益情况向投资者分红、分付收益等;(老实人太少 , 金融消费者此时确是弱者)
(七)直接或者间接侵占、挪用私募基金财产;(构成犯罪的 , 依法追究 。 飒姐认为2021年对于私募行业的严管 , 侵占挪用基金财产是重点)
(八)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或者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
(九)利用私募基金财产或者职务之便 , 以向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投资标的及其管理方收取咨询费、手续费、财务顾问费等名义 , 为自身或者投资人以外的人牟取非法利益、进行利益输送;(FA、律所、会所都可能会深陷其中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 某些律师放着正当法律业务不干 , 非要深度参与PE运作牟取非法利益 , 最终会被绳之以法 , 何必呢)
(十)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虽然PE行业没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 但是此类行为属于违法 , 我相信未来会有相应罪名对应该行为 。 )
(十一)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及其他不正当交易活动;(犯罪行为 , 必将严惩)
(十二)玩忽职守 , 不按照监管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履行职责;(虽然属于过失 , 但也是严重违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

原创|禁忌?!私募基金管理人必读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说了那么多禁忌 , 简直数不胜数 , 就是因为私募领域乱象频出 , 严重危及投资者合法利益 。 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严管违规行为 , 打击违法行为 , 对相关人员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市场禁入措施 , 实施行政处罚 , 并计入中国资本市场诚信信息数据库 。 涉嫌犯罪的 , 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
据飒姐经验 , 对私募领域相关犯罪的侦办箭在弦上 , 入口一是投资者的报案行动;二是各地监管机关的移送;三是各地法院审理私募民事诉讼时发现刑事线索移送 。 请私募界对于此次行动有所认识 , 放下侥幸心理 , 积极做好自查自纠 , 抓紧合规 , 完成整改 , 避免身陷囹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