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真的有用吗? 上了清华才发现, 考进来的学生都不是靠努力( 二 )


天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 天才看一遍就能背出的问题 , 普通人可能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记下来 。 这之间的鸿沟光靠努力不一定能够弥补 。 而最无奈的是 , 天赋之所以叫天赋 , 就是由于它是先天的 , 并不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取得 , 现代科技还没有找到能够进步人类先天智商的途径 。
有人说 , “精英教育”的真相原来如此 , 拼的仍是天赋 , 那努力的人就一定不如天赋强的人吗?也不尽然 , 努力成功的例子仍是有许多的 。

精英教育真的有用吗? 上了清华才发现, 考进来的学生都不是靠努力
文章图片
2018年的《最强大脑》的全球脑王节目中 , 中国队的杨易就像一匹黑马一样 , 在一群随便抓一个都是智商超过140的人当中脱颖而出 , 以第二名的成绩杀进30强 。 在随后的比赛中 , 他更是过五关斩六将 , 获得了那一届的脑王称号 。 2020年8月他再次参加《最强大脑第七季》节目 , 终极将这一届的冠军收入囊中 , 获得脑王称号 。
杨易是北京新东方的数学老师 , 毕业于清华大学 , 光看这些资料是不是会觉得杨易就是个天才型选手呢?
实在杨易小学的时候数学并不好 , 尤其是计算能力非常差 , 他的数学在班里属于垫底的水平 。 二年级的时候还一度成为班里的倒数第一名 。 但是杨易并没有以为自己数学天赋差就抛却了 , 他始终坚信学好数学还有其他方法 。

精英教育真的有用吗? 上了清华才发现, 考进来的学生都不是靠努力
文章图片
杨易平时喜欢看书 , 尤其喜欢《少年科学画报》 , 他对书里的逻辑思维问题特别感兴趣 , 慢慢地培养出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演的能力 , 当他用这些全新的方式去思索数学问题时 , 发现自己在应用题等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上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 垂垂地数学变得轻易起来 。
他还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方式 , 运用到其他各科的学习中去 , 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学霸 。 别人称他为天才 , 只有他自己知道“天才”的养成背后藏着别人看不见的艰辛与付出 。

精英教育真的有用吗? 上了清华才发现, 考进来的学生都不是靠努力
文章图片
熟悉自己 , 找到前进的方向
之前有一个北京青年采访录 , 采访了200位年轻人 , 其中有不少是大学生 。 有一位清华的学子谈到 , 刚上清华之后他就傻眼了 , 课程难到根本看不懂 , 而他身边的许多人却学得很轻松 。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 考上清华之前他在学校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个 , 但是到了清华才发现比自己智慧的人多得是 , 他们只要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自己抓破脑袋才能完成的课业 。 学霸终于懂得了学渣无奈的心情 。
这段采访实在还有后半段内容 , 这位学生说道 , 当时由于心理上产生了非常大的落差 , 导致心情很沮丧 , 就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寻求匡助 。
老师回复他说:你上大学 , 首先要搞清楚两件事情 , 第一是熟悉自己 , 第二是你要找到前进的方向 。 只有发现完整的自己并且公道地找到前进的方向 , 找到你想为之付出一切的事业 , 你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动力 。 这个学生说自己到现在都记得老师说的这段话 , 这才是他在采访中最想表达的东西 。

精英教育真的有用吗? 上了清华才发现, 考进来的学生都不是靠努力
文章图片
天赋、出身、阶级地位这些前提 , 在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 , 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纠结天赋与努力之间孰轻孰重 。
宾夕法尼亚有一位心理学教授专门就天赋仍是努力重要写过一本书 , 书名叫《坚毅》 。 安杰拉.达科沃斯曾经是一位老师 , 她在教授教养过程中发现班中成绩最好的往往是那些最努力的孩子 , 而最智慧的孩子经常无法得到最好的成绩 。 她对此产生了迷惑 , 为了研究这一课题 , 她重回校园 ,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 , 同时继承研究关于努力、天赋与成功之间的关系 。
她在坚毅一书中谈到了两个公式:天赋加上努力可以获得技能 , 技能加上努力才能获得成就 。 努力起到了放大成功效应的作用 。
小结:
有人曾说 ,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 , 这句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 。 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个容器 , 造型千变万化 , 有的瓶口很细 , 装水的时候就会比较慢 , 有的瓶口敞开 , 很快就能装满 , 就比如我们的天赋各有高低 , 有的人学什么都很快 , 有的人怎么也学不会 。
但只要清楚地熟悉到自己的边界 , 并且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 , 哪怕是瓶口再细的瓶子都能慢慢地装满水 , 只要你别抛却 。 天赋并不是成功的独一前提 , 优异的表现也可以来自于当真地锤炼和持续性的思索 , 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 , 就得持续不断地重复把它做得比上一次更好 , 然后有一天 , 你在这件事情上的成就会超乎你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