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上海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二 )


其一 , 相关治理方式投入成本不高 , 大部分农业生产者都用得起 。
比如 , 从全球范围看 , 并非没有高效的养殖场除味设备 , 但大多成本较高 , 而且要对养殖场进行改造 。 这次在梅山猪保种场发挥作用的“上海技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 , 具有低投入、无运行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 还有 , 资福合作社使用的稻田尾水处理设施投入成本也不高 , 尤其是后期维护简单 , 保证了设施长期稳定的运行效果 。
有了这些方案 , 农业生产者的治污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更高 。 以养殖业为例 , 上海松林食品集团、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等养殖领军企业纷纷应用与梅山猪保种场类似的净化设施 , 并推广到企业所带动的合作社和养殖户中 。
其二 , 上海虽然是“小农业” , 但农业技术不分地域 , 完全可以走出上海 , 服务全国 。
日前 , 市农科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在江苏省无锡市探索用稻田农艺调控措施和改性生物炭钝化联合技术 , 治理土壤里的镉污染 。 最新消息是 , 经过修复的土壤镉有效浓度降低了30%以上 , 土壤养分不下降 , 修复前种植的稻米重金属超标 , 修复后生产出的稻米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 达到污染农田安全利用目标 。 研究员薛永说 , 镉污染并不罕见 , “上海技术”在农用地土壤修复与改良中会有所作为 。
另一个问题也很重要:怎样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从上海的实践看 ,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给了好思路 。 以水稻种植为例 , “稻虾共作”“稻鳝共作”“鸭稻共作”“兔粪种稻”等各种生态种养方式在上海越来越普遍 , 通过生物食物链可有效减少水稻种植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
正是看到生态循环农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性 , 《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明确提出 , 上海要推进生态循环发展 , 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方式 。 到2025年 , 上海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显著下降 , 耕地质量不断提升 ,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 。
作者:任翀
来源:解放日报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上海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编辑:乔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