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酱酒虽好,也要给懂的人喝

消费日报网讯(路凯 马永和)这个春节 , 你喝酱酒了吗?
对广大爱酒人士来说 , 就算没喝过酱酒 , 至少也有所耳闻 。 随着近年来国人消费升级和健康饮酒理念的普及 , 以茅台、郎酒、云门为代表的酱酒企业强势崛起 , 全国上下掀起一片“酱香热” 。 在全国白酒销量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 , 酱酒的销量却在突飞猛进 , 2020年销售收入达1550亿元 , 同比增长14% 。
云门|酱酒虽好,也要给懂的人喝文章插图
在这个金牛之年 , 酱酒到底有多牛呢?
春节前夕 , 贵州茅台股价一度冲破2600元大关 , 市值突破3.25万亿 , 超过了工行、招行、中行三家银行A股市值的总和 , 贵州茅台也因此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炙手可热的超级白马股 。
2021年2月17日 , 茅台集团的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 , 立刻引发诸多社会讨论 。 无论王莉是否有资格当选代表中国科技最高荣誉的国家院士 , 茅台酱酒巨大的社会影响力都可见一斑 。
那酱酒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整个社会都对其趋之若鹜?今天我们就从酱酒的工艺和品牌入手 , 谈谈酱酒的到底牛在何处 , 作为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这其中的优劣 。
论酱酒 , 坤沙碎沙 , 天壤之别
酱酒被誉为“白酒中的贵族” , 相较于其他香型的白酒 , 它的酿造成本高 , 酿造周期长 , 因此售价普遍不便宜 , 在口感上也跟其他香型有很大差别 。 过去国人生活水平较低 , 一般人没有条件喝酱酒 , 只听过许多关于国酒的传说 。 现在国人有钱了 , 开始试着喝酱酒 , 乍一入口还有些喝不惯 , 觉得那味道有点“怪” 。 但喝过几回之后就不同了 , 会不自觉地对那股浓醇的酱香之气而着迷 , 再喝别的酒就变得寡淡无味了 。
云门|酱酒虽好,也要给懂的人喝文章插图
然而对许多没喝过酱酒或刚接触酱酒的人来说 , 却往往有这样一种误解 , 觉得那些像茅台这样的大牌名酒只是卖个名气 , 在市场上一千多和一百多的酱酒并没有本质区别 , 所谓口感的好坏只是个见仁见智的玄学问题 。
要搞清这个问题 ,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酱酒的酿造工艺 , 从“坤沙”、“碎沙”、“翻沙”、“窜沙”这几个酱酒工艺术语说起 。
现代意义上的酱酒起源于赤水河畔 , 这几个工艺术语则源于贵州方言 。 “沙”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沙子” , 而是指酱酒的主要酿造原料“高粱”;“坤”是方言音译过来的 , 也做“捆” , 是“完整”的意思 。 所谓“坤沙” , 就是指完整的高粱粒 , 在茅台镇也叫“捆籽” 。 事实上 , 坤沙酱酒在生产时原料仍然会有20%左右的破碎率 , 并非所有原料都保持完整 , 因为有破碎才能更好地带动发酵 。
坤沙工艺生产周期较长 , 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 , 分为七次取酒 , 业内常说的“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 , 说的就是坤沙酒中最上乘的“回沙”工艺 。 原料经过深度发酵后酿造出的酱香更加醇厚 , 酒体层次更加细腻 , 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 坤沙工艺出酒率较很低 , 一般五斤粮食只能出一斤酒 , 酿出原酒之后还需陈放三年以上 , 然后进行二次勾调 , 才可以上市销售 。 在市场上 , 飞天茅台用的就是这种坤沙工艺 。 在北方的酱酒企业中 , 几十年来一直师从茅台的云门酱酒同样采用坤沙工艺 。
所谓“碎沙” , 是指被碾碎的高粱 , 将原材料百分百破碎 , 打磨成粉状 , 然后进行发酵 。 碎沙酒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 , 出酒率高 , 不需要严格地“回沙”工艺 , 一般烤二三次就把粮食中的酒取完 , 不需要长时间窖藏 。 碎沙酒相对于坤沙酒来说酱香单薄了许多 , 酒体层次感也较为单一 。 高质量的碎沙酒可以单独勾调销售 , 品质一般的通常和坤沙混合勾调后再进行销售 。 这种工艺被大部分中档小有名气的酱酒企业所使用 。
云门|酱酒虽好,也要给懂的人喝文章插图
所谓“翻沙” , 是指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 , 再加入一些新高粱和新曲药后酿出的酒 。 “翻沙酒”生产周期短 , 出酒率高 , 品质差 。 这样的酒仅仅比酒精酒多一点酱味 , 自身不具备太多经济价值 , 工艺控制不好还会出现苦、糊等邪杂味 。 市面上多数几十元的低端酱酒 , 基本都采用这种工艺酿造 。
至于“窜沙” , 也叫串香 , 是指用坤沙酒第九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 , 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后酿出的酒 , 产品质量差 , 成本低廉 。 自从酱香酒的GB标准出台后 , 此法酿造的酒已经不符合酱香酒标准 , 被淘汰出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