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在凉山、特别是东五县和北四县上都流传着红军长征路过彝区的故事。冕宁彝海结盟被传为佳话;会理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普格也有一段红军的佳话在流传。有朋友可能要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不是一路向会理-德昌-西昌方向去的吗,怎么又来到了普格呢?
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文章插图
是的,红军主力部队是走的会理、德昌方向,其中一支队伍为了迷惑敌人经过了普格。1935年5月,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参谋长郭天明的率领下渡金沙江,经披砂、松林坪进入普格境内。红军在大水塘(今坪塘村)一棵大黄桷树下小憩,向群众宣传革命,并解救受国民党敌机轰炸的群众,当地群众遂将这棵树长期保护下来,敬称为"红军树"。
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文章插图
红军在普格的3天时间里,沿途向群众宣传红军宗旨,传播革命道理,打土豪、分浮财、为民除害,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普格也有34名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红军树”位于普格县南郊普基镇红军树村,距县城4公里。这是棵硕大的榕树,经年累月树冠如一把大伞,为当地百姓遮荫蔽雨,百姓也用生命将其保护。
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文章插图
大树树冠上有几个摇摇欲坠的鹭巢,有时能看见白鹭从树中飞出去觅食,有时你能看见白鹭站立在树枝上瞭望苍穹,如一尊塑胶一动不动,久久地伫立。榕树在微风中摇曳,树叶飘飞着落到房上、院坝和公路边;叶子掉了又生,长了又掉,岁月就在这样的风景中慢慢地走着。“红军树”下是一个坝子,有石雕分为一左一右,罗炳辉(右)身披战袍,右手捂住腰间的配枪,左手叉腰。何长工(左)外衣无扣,紧握着望远镜,似喜似忧,不失威严。他们并肩而立,凝视北方,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信心。当地的百姓都喜欢这棵“红军树”,娃娃们喜欢听大人们讲红军树的故事。普格县普基镇田坝村村党支部书记王谊彪讲:“红军经白水河徒步行至普格,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个个饥肠辘辘,只好在田坝村马脚坪路边一个简易的小摊上饮茶解渴,然后轻装简行,转入大水塘。”据《普格县志》记载,红军进村后,他们穿戴不一,武器又杂又旧,不打人,不骂人,不糟蹋老百姓,抡起大刀长矛,直接抄了大地主伪县长谭海如、恶霸保长陈吉忠及地头蛇土豪张发元等三家,将大米、黄豆、包谷、洋纱等物资统统分给百姓。百姓感激涕零,红军离开普格时,普格境内就有34人自愿参军,跟着红军走了,其中彝族就有21人。”
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文章插图
说起“红军树”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改造国道248(原西巧路212线)普格县城到大河坝的情景。工程施工到红军树路段时施工队伍想尽办法尽量减轻压路机的振动,路基碾压用土办法进行人工夯实,生怕伤害到“红军树”。在施工期间我们经常在这红军树下吃饭,这里有家中餐馆很不错,也就对红军树有了一定的了解。“红军树”已经成为普格县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党员上党课、学生受教育的现实场所。县上还将其打造成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前来参观的游客经口口相传越来越多,成为普格旅游的新晋打卡地。
普格有棵“红军树”,一段佳话在百姓中代代相传,成为游客打卡地
文章插图
?来到普格,来到“红军树”下,一群娃娃又在专心听村里的老人在讲红军路过普格的传统革命故事,那专注的神情久久地、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若干年后,他们可能就成为讲故事的老人,周围又是一群娃娃在听“红军树”的故事。(图片源自网络,仅用作文章配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