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别做梦了,小米不是造车的那块料( 二 )



雷军别做梦了,小米不是造车的那块料
文章图片
从行业趋势来分析 , 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 我国汽车消费特别是居民自用的乘用车消费呈现大众化趋势 。
统计数据显示 , 从2009年开始 , 我国乘用车产销量占汽车行业整体产销量的占比不断提升 , 乘用车已成为拉动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力 , 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增长后 , 2018年开始进入微增长时代 , 进入了调整期 , 预计这个调整期将持续3-5年左右 。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 , 2018年乘用车产销量开始下降 。 中国乘用车汽车产量2018年为2,348.87万辆 , 2019年为2,134.18万辆 , 比上年同期下降9.14% 。
这也意味着 , 调整期内乘用车市场空间已在逐步缩小 , 而随着造车企业数量的增加 , 整体面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大 。
而且 , 无论是在传统造车行业 , 还是新能源行业 , 都是巨头云集 。 在五菱、长安、长城、比亚迪、上汽、吉利等传统车企的品牌影响力下 , 甚至连最近几年崛起的造车新势力 , 也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
抛开传统车企 , 以小鹏、蔚来、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 , 多数是科技型企业的新锐 , 早年破圈入局 , 且目前均登录二级资本市场 , 背后有雄厚的资本助力 , 实力也不容小觑 。
与此同时 , 以百度为代表智能造车企业 , 更是因为掌握了智能硬件、软件等核心技术 , 而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快马加鞭 。
值得一提的是 , 智能造车领域 , 尽管目前有科技加码、资本助力 , 仍显不愠不火 , 但是毕竟代表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 但是 , 其相对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能源造车领域 , 进入门槛更高 , 技术壁垒更加坚固 。
反观小米 , 无论是从哪个领域切入造车 , 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 。
「于见专栏」认为 , 汽车产业不同于智能手机 , 只需要采购到核心部件、有自己的软件技术 , 组装起来贴上牌子就可以出售 。 这个产业不仅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 更是一个严重依赖上下游资源的产业 。 因此 , 产业链长、业务繁重是这个行业的明显特征 , 也是名副其实的重资产创业项目 。
因此 , 小米选择造车 , 如果只是从股价维稳的角度 , 玩资本运作 , 或许可以短期拉升股价 , 收割一部分散户的韭菜 。 但是从整个行业 , 甚至小米本身的发展来说 , 或许并无多大裨益 。
因为目前的汽车行业 , 无论是从趋势还是从进入门槛来看 , 新能源汽车才能代表未来 。 但是众所周知 , 当下的电动车技术并不成熟 , 续航时间与充电问题就是该领域的最大瓶颈 。 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 , 也是用户的核心痛点 。 恐怕以小米目前的技术沉淀 , 也不能短期解决 。
那么 , 整个新能源造车行业 , 也就没有必要多一个小米 。 因此 ,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 小米涉足汽车行业的最大可能 , 是与车企合作 , 从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 , 分得这个市场的一杯羹 , 而不是躬身入局 , 亲自造车 。
小米造车有多高价值?或许代价沉重
2016-2017年乐视的危机与瞬间崩塌 , 惊醒了很多创业者 。 据了解 , 乐视的崩盘 , 与其高速扩张不无关系 。 从电视行业跨界到手机行业 , 乐视不仅没有实现华丽转身 , 反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沼 , 无法自拔 。 尽管这有其扩张不当的元素 , 但是同时也说明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
宏观上分析 , 彼时的乐视 , 无论是技术能力、产品能力、融资能力甚至是营销能力 , 以及其拥有的渠道资源 , 都不亚于小米 。 但是即便如此 , 乐视也没有度过它的几次危机 。
此时的小米 , 与当初的乐视何其相似:处于行业头部地位 , 有着充足的现金流与扎实的用户口碑 。 因此 , 小米造车 , 也必然会全盘考量其入局的价值与回报 , 评估其应该付出的代价与风险 。
2020年初 , 雷军发布新年全员信:确立智能时代“5G+AIoT”战略 , 5年投入500亿元 。 但从2020年Q3的财报数据看来 , 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营收为58亿元 , 比二季度减少1亿元 , 增速也从二季度的增长29%下降至8.7% , 甚至毛利润被手机硬件业务反超 。

雷军别做梦了,小米不是造车的那块料
文章图片
以目前小米的营收结构 , 以及其围绕AIOT布局的智能家居业务来分析 , 小米的未来战略已经十分清晰 。 智能硬件与软件服务相结合 , 打造智能家居生态或许才是其原本的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