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俞凯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文章插图
人间烟火味 , 最抚凡人心 。
在很多上海人眼里 , 吃一顿本帮菜年夜饭 , 浓浓的亲情和年味弥散席间 , 这个年才过得有味道 。
走油蹄膀是上海人过年餐桌上的“大菜” 。 品尝这道菜时 , 用筷子抵住肉 , 可轻松地将主骨抽出来 , 拆完骨后 , 可以用两双筷子随意拆卸 , 肉质随箸而开 , 更加吊人胃口 。
以走油蹄膀为代表 , 本帮菜逐渐形成了浓油赤酱、甜上口、咸收口的风格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盐和糖差价悬殊 , 放酱油、放糖多是高级菜 , 能够吃一桌浓油赤酱的菜 , 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 用大厨任德峰的话说 , 这体现了上海菜“既要面子 , 又要里子” 。
除了满足上海人刁钻的胃口 , 讨口彩也是年夜饭的关键因素 。 一条青鱼做成的红烧划水 , 寓意着有头有尾、年年有余 。
特色菜的魅力 , 还在于抚慰乡愁 。 一名从加拿大回国的老翁 , 年夜饭中点名要吃“青鱼秃肺” 。 这是一道几近失传的本帮菜 , 需要两条至十条新鲜大青鱼的鱼肝烹饪 。 吃上这道菜后 , 他赞叹不已 , 一定要见见大厨 , 塞上一封红包 。
最终 , 对这道费心费力的大菜 , 饭店分文未收 。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文章插图
青鱼秃肺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浓油赤酱是高级、有面子的代名词
谈起上海人的年夜饭 , 已经从事烹饪工作47年的任德峰脱口而出了几道菜——四喜烤麸、本帮熏鱼、油爆虾、走油蹄膀、扣三丝 , 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人员说 , 这些都是上海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几道菜 , 而且“花头经”很多 。
任德峰曾长期担任大富贵酒楼、德兴馆、上海老饭店的总经理 , 他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 他说 , 上海本帮菜的特色 , 可以用浓油赤酱(油多、味浓、糖重、色艳)来概括 , 常用的烹调方法以红烧、煨为主 , 口感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 特色菜有油爆虾、八宝辣酱、草头圈子、八宝鸭、扣三丝、红烧肉等 。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特色 , 任德峰一言说中要害:这体现了上海菜“既要面子 , 又要里子” , “既要能实惠地下饭 , 又要能上得了台盘”的烹饪原则 。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文章插图
红烧肉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文章插图
本帮熏鱼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盐是5分钱一斤 , 酱油1毛3分一斤 , 而糖要6毛8分、7毛8分一斤 , 那时候很多上海家庭主妇买了糖 , 都要锁在柜子里 , 防止小孩子偷吃的 。 ”任德峰说 , 调味品的这种悬殊差价 , 造成了在上海人的传统观念里 , 放盐的是清淡菜 , 放酱油、放糖多才是高级菜 , 能够招待朋友家人吃一桌浓油赤酱的上海菜 , 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
同样的道理也体现在“红烧划水”身上 , 这是一道用青鱼尾巴、浓油赤酱红烧而成的经典上海本帮菜 。
“可能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明白 , 为什么红烧划水地位这么高 , 还被放在一些上海本帮菜书籍的封面 , 要知道 ,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经济时代 , 市场上的青鱼卖1块多钱一斤 , 而黄鱼、带鱼只卖2毛3毛一斤 。 下巴划水(青鱼的眼部和尾巴)是青鱼身上最为肥糯鲜美的活肉 , 而且符合上海人吃年夜饭讲究有头有尾、年年有余的口彩 , 所以当年红烧划水、本帮熏鱼都是年夜饭桌上很贵的高级菜 , 远非带鱼、鲳鱼等海产品可以比拟 。 ”任德峰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几十年前 。
上海|一桌上海本帮年夜饭,浓油赤酱中抚慰凡人心文章插图
下巴划水
这些年夜饭的必点菜 , 个个都“讨口彩”
1973年 , 17岁的任德峰进入上海饮食烹饪学校当学徒 , 1975年毕业后从大富贵酒楼起步 , 一步步成长为厨师长、副总经理、总经理 , 囊括了中华金厨奖、上海十大名厨等荣誉称号 。
在任德峰看来 , 长达一百多年的上海城市发展史上 , 一代又一代本帮厨师不约而同地在最受市场欢迎的”下饭小菜”上做足文章 , 最终形成了以浓油赤酱、甜上口、咸收口为特征的一整套本帮菜风格特色 。
每年上海人年夜饭上经久不衰的几道必点菜 , 可以说是大浪淘沙 , 除了口感、质感符合上海人刁钻胃口外 , 讨口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 尤其是在中国人最重视、最隆重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