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济南千佛山上有泉吗?( 三 )


边贡的千佛山诗有不少写到龙泉,如《九日登千佛山五首》之二:
亭午客先集,怜余迟出城。
吏当青塔候,僧下碧山迎。
弈谱传新势,骚坛讲旧盟。
洞泉秋不冷,好共濯尘缨。
清康熙刻本《边华泉集八卷边华泉集稿六卷》卷四

龙泉|济南千佛山上有泉吗?
文章插图
摄影:王琴
在这首诗里,诗人写龙泉,用了“洞泉秋不冷,好共濯尘缨”的说法。这有两层含义,一是表层的,即是指龙泉水温,泉水由地底涌出,故冬暖夏凉;二是深层即象征意义:人们经常来看泉,共同洗濯尘缨,人来人往,十分热络,故曰不冷。
细心的读者想必已经注意到,边贡的千佛山诗,诗题大都在千佛山后有一“寺”字,这说明边贡每次登山目的地大约都在兴国禅寺,说明他与长老的关系非同一般。我们可以看看他的《朱吴二丈同过对华亭仍攀东岩稍憩》:
岩风时引客,徙坐更开襟。
华岫张筵入,香泉洗盏临。
尊空衔石影,松古和龙吟。
还欲穷幽胜,相携蹑磴寻。
万历刻本《历下十六景·石洞绝尘》
原来是,边贡每次登山,与之相熟的山僧早已备好茗茶伺候,用的自然是上好的龙泉水。边贡将其称为“香泉”(“香泉洗盏临”),足见他对龙泉水味的喜爱与欣赏。朋友们一道饮罢龙泉浸泡的茶水,精力恢复,信心大增,又相约一道攀登顶峰,一穷幽胜。
千佛山,因为距离济南城实在近的缘故,济南人都亲切地将它称为“南山”或“家山”,它境界清绝,是真正的城市之山林,在这里品茗观景,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边贡在其诗里精妙地展示了自己的这一感觉,如《同镇山、霁寰二丈游山》:
出郭偕双彦,登岩扣梵筵。
松阴石洞外,花雨佛楼前。
济水东流合,华峰北斗连。
照临齐地小,共览一灯然。
万历刻本《历下十六景·石洞绝尘》
又如《春日再游》(二首之二):
谷口莺初啭,亭中花正明。
泉声鸣夜雨,野色带秋晴。
趺坐随僧定,长歌绕树行。
暂因人吏散,一寄薜萝情。
万历刻本《历下十六景·石洞绝尘》
松阴石洞,花雨佛楼,莺啼鸟啭,野色秋晴,此为眼前之美景;千佛山更为动人的景致是秋眺望远:登山瞩目,近则城河染碧,柔柳万家,远则鹊华烟雨,黄河一线,真的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登上千佛山时便感慨万端地说:“城河带柳,远水生烟,鹊华对立,夹卫大河,是何等气象。”
看看边贡的诗:“济水东流合,华峰北斗连。照临齐地小,共览一灯然。”是何等相似,真英雄所见也。
清代,龙泉的水况大不如前;然其声名却有增无减。
这主要是千佛山以其靠近城市的地理优势,逐渐取代华不注成为济南第一名山,来此游山的人们日益增多。而龙泉正处于山半腰的兴国禅寺,人们观光、休憩都在此处;山僧热情待客,每每以龙泉水烹茶侍候。
再是清帝乾隆东巡来此游览,其《千佛山极目》诗的影响,此诗专门写到并加赞美千佛山之龙泉(“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乾隆诗作虽然写得不怎么样,然其身份所在,到处碑刻俨然,而其武英殿刻本诗集发行更是天下一尊畅通无阻,谁人能与比肩?故其影响不容小觑。
千佛山上乾隆碑刻《千佛山极目》诗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清代的千佛山泉水诗(写千佛山写到泉水或直接以千佛山泉如龙泉、一指泉作为诗题的诗作),有88首之多。其中,写龙泉的诗接近80首。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余缙、田雯、孙蕙、王苹、李兴祖等,均有龙泉诗。如施闰章诗:“梦吸南山石窟泉,重来亭馆拂青天”(《千佛山在历城》),孙蕙诗:“思从慧业诸缘减,碧乳香寒石窟闻”(《登千佛山绝顶二首》之二)等,大多书写龙泉“芸豆藏冰雪”“渊渟岩洞幽”的独特清幽之美,借以表达诗人不慕名利的林泉樵牧之情怀。
这其间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词作的涌现,如蒋士铨《虞美人·八月二十五日游城南千佛山》、彭云鹤《木兰花慢·忆千佛山》、侯功震《一剪梅·题千佛山》等,诗人运用多种形式抒发感受,展示千佛山及山泉之美,不仅有诗,我们且看侯功震的《一剪梅·题千佛山》:
佛山秀雅赛蓬瀛,一壁泉声,四壁松声。寻芳拾翠喜天明,花影斜横,柳影垂清。 僧闲无事共楸枰。半是诗盟,半是酒盟。逍遥世外过浮生,荣也休惊,辱也休惊。
一壁泉声,四壁松声,花影斜横,柳影垂清,再好不过地展示了龙泉及周围环境清幽秀雅之美。侯功震(生卒年不详),字百里。济南府历城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工诗。著有《侯百里囊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