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鸣镝 |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天价的“天”

西贝|鸣镝 |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天价的“天”文章插图
编辑 | 武雯婧
图源 | 网络
近日有网友“挖”出西贝前高管转发的一条9个月前的微博 , 内容是去年四月探讨海底捞、西贝涨价为何舆论反弹大 , 最终归结于“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
上述论调把饮食圈那条看不见的“鄙视链”摆到了台前 , 激起网友们对西贝的空前反感 。 “月薪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贝”迅速登上热搜 , 21元一个的西贝古法戗面馒头成为众矢之的 。
这不是西贝第一次因为负面消息登上热搜 。 近半年来 , 从“哭穷”到涨价致歉 , 从大谈“715”工作制到贾国龙功夫菜体验店被评价为“地面上吃飞机餐” , 西贝屡屡引发争议 。
“西贝 , 明明那么普通为何如此自信 。 ”引起消费者共鸣的是 , 价格高不是西贝的错 , 但吃完后感觉价格与价值不匹配 , 这才是大家讨伐西贝的根本原因 。 “吃西贝是交智商税”的言论 , 也在社交网络持续发酵 。
餐饮行业属于服务行业 , 菜品保质的同时也要讲究服务 , 消费者的满意才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 西贝这次的舆论危机 , 显然不仅是“5000元收入以下的事” , 更是消费者积累已久的不满的爆发 。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 , 这个天 , 指的可不是“天价”的天 。
餐饮是繁荣服务经济的最有效载体 , 但为何频频爆出各类负面 。 追根溯源 , 一没有真正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 二不懂食物与服务并举的新消费模式之变 。
定位“高端”是企业的发展战略 , 这本无可厚非 。 但是单纯在菜品价格上疯狂加价 , 在没有品牌认知和价值积累的前提下 , 只会让消费者敬而远之 。 西贝或许应该反思一下 , 为什么自己认为的高端 , 在消费者眼里却成了的“强盗”的代名词?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指出 , 餐饮行业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较低 , 客户黏度不高 , 生命周期短等问题 。 “餐饮行业需要研究新需求、新消费 , 提供升级产品和服务 。 ”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 除了强化品牌价值宣传 , 西贝还需要在服务水平、经营思路、品牌定位等很多方面做提升 。 别因名声在外 , 就理所当然地“见势涨价” , 寒了消费者的心 。 走自己的路很重要 , 但是也别忘了身后追随和簇拥的万千消费者 , 他们才是西贝的“衣食父母” 。
只有摆正姿态 , 才能站在高处 , 看到更远的未来 。
【西贝|鸣镝 |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天价的“天”】(参考:新华网、中国经济网、财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