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原标题:“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文章图片
作者:保镖哥
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作为一项检测技术 , 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为工业生产、医学诊断、市政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更高的精准度 。 在计算机的控制下 , 通过感知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穿透目标后发生的变化 , 迅速绘制出一张张精确的目标内部结构图 , 从而为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

“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文章图片
A.Smith与英文版《中国人的性格》
而在人文社会科学范畴 , 使用断层扫描的思维方式 , 同样能令事物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 尤其是在人类面临又一个十字路口的2020年代 。 作为一位对大清以及现代中国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传教士 , 美国人ArthurHendersonSmith(华语名:明恩溥)在推动美国退还庚子事变赔款 , 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前身) , 成立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方面创造了令人敬佩的成果外 , 也著有多部关于华人研究的作品 , 包括《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ProverbsandCommonSayingsfromtheChinese)、《中国人的人性》(ChineseCharacteristics , 另有译为:中国人的德行 , 中国人的性情 , 中国人的气质 , 中国人的性格)、《中国的农村生活》(VillageLifeinChina;AStudyinSociology , 另有译为:中国乡村生活)、《骚动的中国》(ChinainConvulsion) 。 这些著作为外国人了解华人(注意:华人远非《东亚学》研究的全部) , 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友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其中 , “ChineseCharacteristics”(《中国人的性格》)一书更是被学者辜鸿铭、作家鲁迅、美国总统TheodoreRoosevelt等名流推崇 , 更是被翻译成了十余种文字流传至今 。 翻阅《中国人的性格》一书 , 犹如穿过肌肤、血液 , 直抵骨髓的射线 , 为我们呈现出19世纪华人灵魂的方方面面 , 直到21世纪的今天 , 依然有着入木三分的深刻性 。

“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文章图片
大清国全图
《中国人的性格》一书主要取材自作者1872年至1894年之间在大清国前明统治区北部(如天津、鲁西北)等地宣教活动中与华人打交道的历程 。 对于大清这样一个广土众民 , 幅员辽阔的帝制邦联国家(山海关北通古斯-朝鲜语区、山海关南前明统治区、蒙古语区、由蒙古人控制的青藏国以及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受保护国)而言 , 这样的取样其实是有些不足的 。 但是随着太平天国之乱、洋务运动、义和团之乱导致华人在大清政治机器里占据主要地位 , 以及嗣后日本、英-美、欧洲大陆势力的此消彼长 ,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作者对华人性格的观察越发呈现出远见卓识的特点 。

“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文章图片
盛装的大清国满族、蒙古族女子
该书总结了25个华人的“民族性” , 并作为每章的标题分别列出 , 无疑为读者理解华人普遍具有的行为规律和思维方式起到了开宗明义的作用 。 这些特点包括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顽强生存、知足常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等 , 此外还有保全面子、漠视时间、漠视精确、顺而不从、思绪含混、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 , 缺乏同情、相互猜疑、缺乏诚信等 , 每一章都有深入的分析 , 又有翔实的事例来支撑 , 很能使人信服 。

“没良知”与“无正义”:一份19世纪的华人思维断层扫描报告
文章图片
19世纪剃头摊上的清国人
由于此书作者是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 在观照19世纪华人性格时 , 常用基督教教义和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习俗参照 。 这是读者需要注意的背景 , 也是辜鸿铭先生在推崇此书的同时 , 附有“不够深沉”之议的原因 。 例如 , 在第五章“漠视时间”中 , 作者将华人来访时与自己谈个“没完没了”作为例证 。 其实稍微了解华人传统的人都会忍俊不禁:这是作者没有学会“华人式道别礼仪”的表现——只要主人没说“还有事”(友好)或“送客”(敌意) , 客人是绝不敢先行道别(除非自己真有急事)的 , 只能没话找话谈个没完 , 心里或许早已叫苦不迭了 。 这种礼仪意识也许在东亚大陆和香港已经少见 , 但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乃至各地清国移民后裔中依然可以看到 。 类似的CultrualShock在第六章“漠视精确”中亦有展现 , 如大清国印刷品中鲜有无错别字的——将避讳字和通假字也包括在“错别字”内 。 此外 , 其他各章里 , 这种出于不够了解而稍显武断的说法不时可见:将技术问题归因于“民族性”是共同特点 。 当然 , 瑕不掩瑜依然是笔者对此书的整体评价 , 只是将此书结合东亚传统习俗、当时法律、古代典籍加以注释恐怕能够令各国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华人 。 否则 , “漠视时间”、“漠视精确”的华人为何在1911年前一直在商业信誉上被各国贸易商有口皆碑 , 倒会成为此书无法自圆其说的一大逻辑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