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杨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里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四 )



故宫六百年|杨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里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故宫六百年|杨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里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澎湃新闻:故宫是皇室生活的集中体现,而满族为了维护统治,在不少地方都设有满营,由八旗驻扎。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原来就是满营。满营里的生活是怎样的?对于清朝维系自己的统治,有多大帮助?
杨原:宽窄巷子,当年我们所去成都考察过。宽窄巷子那一带当年叫少城,成都人民公园那一带是练兵场。驻防满营,以成都为例的话,我觉得是生活比较优越,但又比较封闭。生活条件优越体现在哪呢?我举个例子。
北京人和成都人都喝茉莉花茶和盖碗茶,别的地方比较少。盖碗是康熙晚期才出现的,成都的八旗驻防点,也是康熙晚期,由年羹尧在当四川提督的时候设立的。当时和硕特蒙古在青海叛乱,一度威胁到了成都,所以年羹尧就申请建立八旗驻防。而北京人又比较喜欢喝茉莉花茶,那么这两个时间点一对,我推测成都人爱用盖碗喝茉莉花茶,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这个喝盖碗茶变为成都人的习惯呢?一定是旗人的生活比较优越。有一个小品说过,什么是时尚?时尚就是嫌贫爱富。老百姓一定是追着富裕阶层去学习。
越到南方,八旗驻防越封闭,旗人的传统也维护得越好。反而是越往北方,和当地融合地比较多。因为在南方语言不通,所以孤岛文化很容易形成。
辛亥革命以后,八旗制度崩溃了,满营也就逐渐消失了。那这些旗人后来怎么样了呢?我觉得值得一说。
我记得有一年我们所去福州考察,福州郊区有一个琴江满族村,当时也是八旗驻防。后来清朝亡了,这些人做什么呢?主要是老师,政府职员,基本是读书人的活儿。因为在当地,做买卖是讲究信任的,信任的来源是血缘和亲族,所以当地人不接纳你。北京也是,八旗制度崩溃以后,大量旗人子弟都去拉洋车,当警察,或者是做政府职员。工商业一样不接纳。因为北京的工商业基本不是北京人,比如饭馆行业是山东人,油盐店是山西人,都是从自己老家带人来。像我们家的旗人亲戚,基本都是去做教师和政府职员了。
满营对于清朝在地方的统治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辛亥革命的时候,反抗最激烈的几个地方,一个是山西,一个是南京,都是满营在反抗。老舍先生的父亲也是死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战斗。虽然说太平天国的时候我们感觉八旗兵战斗力很差,但是作为一般日常性和地方性的防卫,八旗还是镇得住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所几位老师去湖北荆州采访,就要找当年的满营后代,因为荆州是一个大驻防点,有荆州将军。托人去问满族、旗人,一开始怎么也找不到。后来和当地政府座谈,一个地方干部说,你们是要找那些说北京话的人吧?这一下就找着了。可见这个孤岛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还是很持久的。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