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六百年|杨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里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三 )


澎湃新闻:我对于清朝皇帝的信仰世界很是好奇,萨满教、儒家、藏传佛教、道教似乎都对清朝皇帝有影响,您能否就此给我们深入介绍一下清朝皇帝的信仰世界?他们的信仰在故宫里又有怎样的体现?
杨原:儒家不能算是信仰,算是满人统治中原的一种工具。谈到信仰的话,我觉得重要的是萨满和藏传佛教,道教很少,只有雍正时候比较重视道教。等雍正一驾崩,乾隆就把宫中的道士都轰走了。
我说一下大年初一皇帝的祭祀活动,你从中可以窥见清朝皇帝的信仰世界。
大年初一一般十二点半皇帝就要起床,凌晨一点半,从养心殿出来,去御花园拜真武大帝,去斗坛拜斗母,这些都算是道教。然后去奉先殿祭祖,再回养心殿焚化三界诸天,这又是道教的。之后要到坤宁宫磕头,坤宁宫就是萨满祭祀。然后到乾宁宫上香,再到现在东交民巷祭堂子。到了天亮还要去北海和景山再去祭神。这个信仰是非常杂的。宫里面还有中正殿念经处,这就是藏传佛教。乾隆跟藏传佛教的往来是很多的,西藏的金瓶掣签就是乾隆时候定下来的。我觉得乾隆最信的,还是藏传佛教。
萨满祭祀是满洲一直坚持的,祭祀的场地在坤宁宫里面。但我觉得清朝皇帝对萨满也不是太信,有两点可以佐证。
首先萨满祭祀一般是皇后负责,但是皇后基本都不参与,交给萨满太太去祭祀。日常的祭祀,皇帝也不管。
其次,宫里一旦有斋戒的时候,萨满祭祀就停了。因为萨满是要祭祀肉食,但是一旦跟佛教的斋戒冲突了,就会把萨满祭祀暂停。
对乾隆来说,还有一点,在养心殿里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乾隆礼佛的地方。乾隆在自己的居所里,只拜佛。而且,他给自己修养老宫,也就是宁寿宫的时候,对应于养心殿的养性殿里,他还专门设计了他在养心殿里礼佛的那个地方。
辛亥革命后的故宫
澎湃新闻:民国初年,故宫经历了从皇家宫殿到博物馆的转变。溥仪1912年退位,到1924年被冯玉祥赶出宫,这12年里,故宫有怎样的变化?外朝的部分作了何种用途?退位的王室成员是否依旧能在内廷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一直有说法说这一时期故宫内的文物流失严重,能否请您谈一谈相关情况?
杨原:主要的变化是乾清门以南的外朝部分给了民国政府,民国政府会做各种用途,袁世凯称帝就是在那。我看老北京的照片,1918年一战胜利,也是在故宫举办的庆典活动。北洋政府时期办公地点在中南海,但也只是占用了一部分,后来民国时候的市政府就在那里。中南海大部分是开放的,可以随便出入。上世纪40年代我姥姥家住西四,在王府井上班,每天都穿中南海而过。我姥姥说中南海里当年还经常可以看见仙鹤。
小朝廷时期的故宫没有太多变化,但是溥仪和婉容结婚以后,储秀宫的装修布置完全西化,钢琴、沙发都有了。生活其实是没有下降的,民国政府每年给的四百万两白银足够他们花了。不过在文物方面,很多太监往外偷,甚至皇室自己也往外倒卖。为什么皇室不缺钱,还这么干呢?这跟他们想复辟是有关系的,很多民国人物的回忆录里,都说溥仪因为这种事,没少被人骗钱。
包括溥仪还单独设立了一个小厨房,给自己做西餐,与此同时御膳房还是照样运营的。此外还传民间艺人来唱戏,也给不少钱。比如梅兰芳和杨小楼《霸王别姬》的首演,就是在宫里。很多民间艺人都愿意去宫里唱戏,因为给的多,还能尝尝宫里的膳食。
澎湃新闻:清帝退位之后,大量宫内的大厨、匠人流落到了民间,这对于民间的饮食、审美等方方面面有何影响?
杨原:我书里写过宫廷御厨,号称“抓炒王”的王玉山,1925年在北海成立仿膳茶社,专门做宫廷美食。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仿膳饭庄,成为接待外国元首和我们国家做统战工作的地方。
还有大量服务于宫廷的内务府艺人进入民间社会。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研究的是北京工艺地毯的对外出口。大量手艺人进入民间以后,卖这种宫廷用的地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不少洋人看见这个地毯不错,就带回去了。西方人看了很喜欢,1902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还拿过一个一等奖,然后外资进入中国要买这个地毯。就形成了北京的一个地毯行业,其中不少都是外资的。正好赶上一战土耳其的地毯没法外销了,中国地毯就行销全世界,一直到了三十年代,才逐渐衰弱。
还有就是工艺美术,比如景泰蓝、玉器、珐琅。五十年代初林徽因还向国家领导人呼吁保护这些传统工艺,后来有了北京玉器厂、景泰蓝厂等等。当年主要是外销创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