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鉴会】瓷器中关于微观气泡鉴定( 五 )


图四是官窑长颈瓶 。 图五是瓶底局部放大五十倍所拍的图片 。 在图片上看不到气泡 , 但蟹爪纹很清晰 , 同时土迹斑斑 , 说明“吃土”很严重 。 仅凭这一点“吃土”就可证明它是老货而非现代仿品 。 图六是一件宋朝汝窑三节塔式瓶 。 汝瓷很珍惜 , 大多为小件 。 此瓶高为14cm , 胎薄、瓷化度高 , 天青色釉 , 底部有四个支钉痕 , 满釉 。 图七为三节塔式瓶的底部放大图片 。 图中只能看到开片纹和白色石花结晶以及少量杂质泥土 , 完全无气泡 , 很清晰也很美丽 。
三、彩釉开片的问题
五彩或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 , 但唐三彩的釉面和珐琅彩的彩釉都有开片现象 。
在《中国收藏》总第35期中 , 李世平先生提出了唐三彩彩釉开片“极细极细”的概念 。 但如何理解细与“极细”的差别?还欠详细说明 。 我同意他的主张 , 为此作些数字和图片上的对比 , 好让广大读者更加明白 。
经过放大并反复测量 , 我认为所谓细的片纹应在3~5mm之间的距离 。 而“极细”的开片则片纹之间的距离可小到0.6~1mm或更小 。
图八就是在唐三彩马嘴尖部位一平方厘米上面拍下的开片情况 。 这些片纹实际距离应小于1mm 。
珐琅彩与粉彩不同 , 粉彩的彩釉很薄 , 所以不易开片 。 而珐琅彩的彩釉较厚且是玻璃质感 , 故而绿色和蓝色釉容易开片 。 鉴定珐琅彩和粉彩之间的区别这也是一个重要标准 。 图九是清雍正时期有“雍正年制”揩书款的金边珐琅彩碗 。 此碗胎体极薄 , 绘图艺术极高 , 不愧为瓷中精英 。 图十是从此碗上一片小叶上拍出的开片纹 , 实际纹片在肉眼直视下看不到 。 图十一也是一种蓝色彩釉上拍出的开片纹 。
四、唐三彩流釉现象
唐三彩真品与仿品之分是工艺上有很大的差距 , 除了李世平先生举例之外还有一点要补充的是色釉工艺不同 。 真唐三彩用的是“热熔釉” , 操作方法是浸釉和浇釉 。 而现代仿品则是“水溶釉”法 , 操作上是绘画和刷釉 。 工艺不同则效果不一样 , 真品是自然流畅 , 再补其他色釉乃用浇釉法 , 则流釉明显且很自然 。 几种色釉是一层一层堆加的 , 有明显的立体感 , 用手摸可摸得出来 。 在浸釉时是手持底部将上部倒着浸入热熔浆中 , 浸过之后再顺着放下 , 故釉在未凝固之前有向下流动的过程 , 一边流一边凝固 , 且越流越慢 , 所以下部堆积越厚 , 形成一坨半球状的尾部 。 见图十二可以明显看到两条深黄色的流釉痕和几种色釉的叠加情况 。 如果是仿品就不是这样 , 色与色相交的边缘是互相渗透的 , 表面完全是平滑的 , 没有立体感 。 流釉是人为的 , 且越流越小而薄 , 其尾部则自然消失 。
五、明清瓷的气泡

【微鉴会】瓷器中关于微观气泡鉴定
文章图片
元朝以后 , 尤其是明清以至现代 , 其上釉工艺都是“湿式法” , 即用水调的釉浆 。 “湿式法”的好处是运用方便、安全、工艺精良、绘图生动灵活且很艺术 。 这是造瓷上的一大改革 。 由于“湿式法”以水作为调和剂则造出的瓷器皆釉下有气泡 。 图十三是明朝成化斗彩盘 , 成化的工艺要求很精 , 胎薄工细 , 首创斗彩故而特别靓丽 。 图十四是在斗彩盘底下拍的气泡图 , 因为胎釉部较薄 , 故气泡特密且小 。 用20倍放大镜还看不清楚 。 估计气泡的直径为0.1~0.05mm大 。 而康熙时期青花的气泡相对要大一些 , 放大10~20倍即可看到浮在青花层上的白白亮亮的圆泡 。 图十五即康熙青花瓷的釉下气泡 , 气泡的大小要笔明成化的斗彩盘起码大一倍或更多 。 气泡美是一种含蓄的美 , 许多收藏者看瓷都要看气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