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爸爸育儿|切记!秋燥不是上火,吃清热的药和食物都是没有用的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 比如莲子、芡实、梨、百合、山药、红薯、仔姜、板栗、核桃、花生……
很是巧 , 这些秋季采收的食物 , 很多都是都偏润的 。 大自然总是这样无私 , 静悄悄地呵护着我们 , 连什么季节吃什么 , 都默默地为我们安排好 。 秋季 , 就适合吃点润的食物 , 来中和秋天的燥 。
本文插图
很多时候说到燥 ,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干 , 口干、眼干、咽干、皮肤干、大便干 , 夏天那么大的太阳都没有让自己蒸干 , 反而到了秋天就像脱水一样 。 所以 , “八杯水”理论又开始了 , 一定要多喝水 , 感觉这样就能让自己水润起来 。
除此之外 , “有经验”的人还会说 , 加点清热的一起用 , 免得那么干燥起火 。 可是就有一部分人 , 水喝得多 , 除了跑厕所特别勤之外 , 好像也没有觉得水润起来 , 皮肤该干的还是在干;清火的吃了 , 牙龈该起火还是起了 , 咽喉疼痛的还是在痛 。 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哦~原来 , 秋燥和我们说的上火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 上火了 , 多喝水 , 尿尿多了 , 可以降火;上火了 , 吃点清热的可以清火 。 可是秋燥不是上火 , 所以这样做 , 没用 。
大自然的邪气 , 我们分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 , 对应着一年中不同的季节 。 春天容易伤风;夏天容易伤暑、火;长夏伤湿;秋伤燥;冬伤寒 。
也就是说这些季节里面容易受到这些邪气的侵犯 , 这是指导我们养生的一种原则 , 当这些季节来临 , 我们就可以提前进行一些预防 。
中医里面有个最大的概念 , 阴和阳 。 从病因上来说 , 我们都可以把病邪大体分为阴和阳两个部分 。 所以这六种邪气也可以分成阴阳两部分 , 而其中风、暑、火属于阳;寒、湿、燥属于阴 。
看到这里 , 有没有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是的 , 燥 , 偏于阴 , 是跟寒有共同属性的 。 从我们自身感受上来说 , 大家都有体会 , 一般觉得燥的时候 , 多是在天凉的状态下 。
夏天虽热 , 但是我们身上是润的;反而是秋冬季节 , 我们的身体才更觉得干燥 。 所以 , 单说燥邪本身是属凉的 , 不属于热 , 只是和寒相比 , 寒的程度比较低 , 但确实是跟寒属于同类 。
秋燥的发生 , 是有感受秋凉的缘故 , 比如这中秋前后气温开始逐渐下降的日子 。 秋燥属于外感范畴 , 以表证为主 。
对于秋燥 , 如果没有发生变化 , 本身体现出的是凉的特性 。 比如出现恶寒重 , 发热轻 , 头痛无汗 , 口、鼻、咽干燥 , 咳嗽痰少 , 舌苔薄白而干 , 舌头本身可能是淡红或者是舌尖边尖红 , 脉浮紧等这些症状 。
跟受寒感冒很像 , 但是寒的程度不算重 , 但是兼有“燥”的特点 。 这个燥 , 我们就不能像清火一样去用寒凉药 , 而是会选择一些甘温、苦温的药 , 去润这个燥 。 如果一味寒凉清热 , 不仅不能解决燥的问题 , 反而寒凉伤中焦脾胃 , 或者使凉变得寒 , 或者加重燥 , 或者变生湿 , 导致疾病久不愈 。
那处理这类问题 , 经典方剂“杏苏散”可以作为一个代表 。
其次 , 跟寒邪郁久可以化热一样 , 燥邪也是可以化热的 。 所以 , 会表现出一些燥证与热证同见的情形 。 常见的症状 , 出了口干、咽干外 , 可能咽喉会红肿 , 咳嗽时候痰变粘稠不易咳出 , 或者就是干咳 , 自觉有热 , 口渴想喝水 , 烦躁、情绪易怒等 , 那舌头可能就偏红 , 苔薄黄、干 , 或者少苔等 。 这时候的处理就要兼顾燥和热 , 选择上就会选者一些辛凉甘润的药 。
比如经典方剂“桑菊饮”也算一个代表 。
本文插图
所以 , 到此 , 我们也应该明白 , 秋季养生 , 冰糖雪梨、银耳百合虽然滋润 , 但是不是万能的 , 因为它们偏凉了 。 平时体质偏于寒凉 , 有大便稀溏 , 咳嗽稀白痰、或者嗓子总是有痰 , 平素容易感冒 , 自觉怕冷等症状的人 , 是不适合的 , 而且不要天天喝 , 天天喝不仅不能养生 , 可能更容易让自己加入秋冬易感人群 。分页标题
懂得秋燥因于凉 , 那这逐渐转凉的天气 , 预防秋燥 , 避免受凉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 从饮食上来说 , 养生的食物更推荐一些甘温偏润的食物 , 比如红薯、山药、仔姜等蔬菜的根茎 , 杏仁板栗核桃花生等坚果 , 莲子芡实等果实 。
其次 ,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一些生活细节 。 我常常被问到 , 孩子总是积食 , 总是感冒 , 总是脾胃差药怎么办?要吃点什么?
我总是很难回答 , 因为我就怕说一句可以吃点什么 , 家长就会一直给孩子用 , 然后反而把孩子吃坏的 。 再好的东西 , 如果没有一个懂得辨别使用的眼睛 , 都可能成为身体的阻碍 。
其实吃什么真的不是很重要 , 重要的是带孩子的心:细心、耐心 , 真心 。
本文插图
其次说几点关于这个季节的一些护理要点:
1.注意温差 , 衣物添减要细致 , 包括衣物材料的选择 , 洗澡水温调节等 , 尽量做到不受寒 , 少感冒;
2.饮食有节 , 有原则有态度 , 不一味忌口 , 但是不适合的也要避免 , 不给身体增加负担 , 让身体气血能顺畅流通;
3.充足的户外活动 , 适量的体育锻炼 , 规律作息 , 才能提高抵抗力 , 身体才能抵御外邪 。 反馈式喂养 , 说了无数遍 , 还是要一次又一次地强调 , 希望总有一次能深入你的心里 。
最后 , 关于燥 , 秋燥偏向于外 , 而内部的燥 , 比如入中焦出现的胸腹胀痛、呕、泻、便秘等 , 甚至入下焦形成的瘀血包块等 , 处理的方向也是一样 , 原则就一个:不可当成火热证候一味地清热 。
【羊爸爸育儿|切记!秋燥不是上火,吃清热的药和食物都是没有用的】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情感|“女友有个坐牢的爸爸,我不跟她分手,我妈就要跟我断绝关系”
- 微知育儿知识|宝宝茁壮成长,家长需要关注宝宝膳食健康!15个月宝宝如何喂养?
- 虎门太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从我的“爸爸八点”谈起,市民讲堂继续开讲!
- 微知育儿知识|预防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宝宝会有异常反应吗?哪类宝宝不能打?
- 于谦|51岁于谦二胎儿子首曝光!穿骑士装拿奖状,帅气潇洒比爸爸强太多
- 翠儿说育儿|如何才能减轻过敏困扰?记住这几点,改善过敏不再难
- 翠儿说育儿|为什么过敏后,久久不见好转?盘点几个应对过敏的常见误区
- 大叔情感|“结婚还没有生娃,回家听到有人叫老公爸爸,得知原因我想离婚”
- 小木心语|爸爸癌症去世三年后,我把妈妈和弟弟从我家里赶走,我做的对吗
- 孤味|丈夫欠钱离家出走,丧偶式育儿奋斗史,电影《孤味》:地摊变身名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