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察|天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建筑它有什么作用?天坛由哪几部分组成?
天坛位于崇文区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路东 ,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 。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处 , 分内坛和外坛 , 有两重坛墙围隔 。 内坛象征天圆地方 , 四周苍松翠柏 , 天坛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这里 。 环绕坛周在南北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皇乾殿等 , 这些建筑各有门墙相隔 , 由一条长360米、宽30米大道连成整体 , 大道高2.5米 , 称为丹陛桥 。
本文插图
北部的祈年殿为祈谷处 , 南部的圜丘坛为祭天处 。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 , 殿高38米 , 直径32.72米 , 为三重檐亭式圆殿 。 殿顶九龙藻井极为精美 , 中央的4根龙柱高19.2米 , 代表四季 , 外圈两排柱子各有12根 , 分别代表12月和12时辰 。
【科学观察|天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建筑它有什么作用?天坛由哪几部分组成?】
本文插图
大殿台基为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圆台 , 以石栏环围 。 殿外有高3.72米、周长193米的圆形围墙 , 俗称“回音壁” 。 天坛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本文插图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 , 合祭皇天后土 , 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 , 祀地于方丘 。 圜丘者 , 南郊地上之丘 , 丘圜而高 , 以象天也 。 方丘者 , 北郊泽中之丘 , 丘方而下 , 以象地也 。 ”于是决定天地分祭 , 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 , 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 , 方泽改名地坛 。 大祀殿废弃后 , 改为祈谷坛 。 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 , 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 , 二十四年建成 。
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儿童饮食|科学营养的膳食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是的!秘密就藏在这本书里
- 科学杂说|如果你想做一个天文学家,你该知道这些
- 齐鲁壹点|壹点观察丨十小时的“对峙”,一场杀价博弈背后的“双赢局”
- 呼吸界|为什么有人手术,有人观察?磨玻璃结节观察后会有哪三种结果?怎么处理?
- 微知历史观察|丧葬习惯,何时开始存在的、又为什么会存在呢?
- 科学观察|早期细胞是什么?蛋白质在最初生命细胞出现之前,存在哪个阶段?
- 教授|第27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之骨坏死年会圆满召开
- 科学观察|冬虫夏草是什么生物?生长在哪里?都有哪些书记记录了它?
- 金牛座|喜欢一个人,会暗中观察你,默默关心对方的三个星座
- 微知科普|造血干细胞能培育“原装”人造血?有何科学实验?研究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