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_本文原题:《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澎湃新闻|《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本文插图

澎湃新闻|《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本文插图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你的收入 , 等于身边最亲近五个朋友的平均数 。
其实不只是收入 , 你的很多想法 , 都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
因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 是由自己选择的群体 , 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 。
我们会下意识地寻找和自己有共同品味、信仰、文化或者兴趣的群体 , 并乐于通过这些来定义自己 , 这是一种群体思维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心理学家卡瓦纳在《蜂巢思维》一书中 , 用蜂巢来比喻处于集体中的个人——每个人都像身处一个巨大的蜂巢之中 , 共享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一种观点 。
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 , 看到一个新闻后 , 习惯先浏览评论 , 如果评论风向统一 , 那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赞同评论中的观点 。
我们的想法 , 到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企业和其他组织 , 是否正在用蜂巢思维 , 影响我们的行为?
卡瓦纳用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 , 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 , 研究并回答了这些问题 。
希望这本书可以帮我们摆脱蜂巢思维的影响 , 成为独立思考的个体 。
前言
1962年6月 , 一个潮湿的午后 , 南卡罗来纳州一家纺织厂 。 夏季本是工厂最忙的季节 , 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 , 而这一周压力更大 , 因为有人报告说工厂里出现了一些像螨虫一样的小虫子 , 可能是一批从水路运来的布料带来的 。
那个下午 , 一位年轻女工忽然抱怨说 , 觉得自己被虫子咬了 。 不久 , 她晕倒了 。
接下来那一周的周二 , 另一个觉得遭到虫咬的女工晕倒了 。 那天下午 , 第三个女工也晕倒了 。 不久 , 又有4名女工向医生报告她们感到头晕恶心 。 在这所谓“流行病”肆虐的11天内 , 共有62人报告说遭到“虫咬” , 出现各种症状 , 并就医治疗 。
他们遭虫咬的描述非常具体详尽 。 一个纺织工人说:“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咬了我的腿 , 我挠了一下 , 结果指甲缝里忽然钻出来一只白色的小虫子 。 我腿部乏力 , 还想呕吐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这名工人回忆说是一种白虫 , 但其他大多数人都说是黑虫 。
这家工厂和外部权威机构进行了大量检测 , 结果只发现了少量的小虫 , 还有一些螨虫 , 肯定不会造成纺织工人描述的那些症状 。 但这些工人确实出现了知觉丧失、呕吐、全身颤抖等症状 。 审查现有证据之后 , 医生和其他专家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工人们的这种疾病都是他们的头脑臆想出来的 。
回顾历史记录 , 不难发现这样一些案例:在没有任何具体诱因的情况下 , 令人担忧的症状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 , 从“萨勒姆巫蛊案”到“本·拉登之痒”, 莫不如此 。 2这种现象有一个术语 , 叫“歇斯底里传染” 。
你可能知道这种现象较为极端的形式 , 即“集体歇斯底里” 。 所有这类事件都是通过在一个密切联系、高度封闭的群体中传播一种未知的巨大威胁 , 从而制造出一种恐惧 。 比“纺织厂虫害”距今更近的例子是纽约一所高中一群十几岁的女孩先后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 , 症状表现为无意识抽搐并发出怪声 。
受到影响的女孩参加了脱口秀节目 , 她们的症状被上传到了YouTube(优兔)网站 , 她们的痛苦挣扎在脸书上被公开讨论 。 这个案例一时备受瞩目 , 法律工作者兼环保活动人士埃琳·布罗克维奇也专程坐飞机赶过去协助调查 。
关于埃琳·布罗克维奇 , 朱莉娅·罗伯茨曾主演以她的事迹改编、中文译名为《永不妥协》的电影 。 但经过详尽的检测 , 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某种类型的毒素 , 可以解释这些女孩的症状 。 调查者指出 , 这些女孩可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疾病 , 这种疾病可能因社会和全国媒体的关注而加剧 。分页标题
这些病例的共同之处在于 , 他们都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社会群体 , 他们的物理空间都受到了限制 , 他们中都出现了“标志性”病例 , 从而引发了传染 。
事实上 , 其中许多症状 , 比如头晕和无意识的肢体活动 , 也是严重焦虑造成的状态 。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物种 , 仅仅通过观察别人就能让自己生病 , 仅仅通过意念的力量 , 症状就能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 。
这种“歇斯底里传染”的案例并不多见 , 而情感和思想从一个身体扩散到另一个身体、从一个头脑扩散到另一个头脑的案例则较为常见 。 人类的高度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 。 在本书中 , 我们将看到这种社会性是多么根深蒂固 , 我们非常容易受到别人思想和情绪的影响 。
没错 , 恐慌很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开来 , 如同隆冬季节的感冒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一样 。 从某种程度上讲 ,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绪和大脑活动具有“同步性” 。 在本书中 , 我们将运用心理学、神经科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和哲学来探讨这种“同步性”的机制和影响 。
当然 , 我们不会与所有人等概率地实现这种同步性 , 而是优先与那些在血缘、位置和文化等方面同自己相似的人实现同步 。 这种文化可能是明显的(就整个社会宏观层面上而言) , 也可能是不那么明显的(就催生多重身份的微观组织而言 , 比如种族、政党 , 甚至体育爱好者组织) 。
人类存在一种构建和融入圈子的合群倾向 , 这种倾向可以塑造我们最珍视的传统和时刻 , 却也可能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紧张关系 , 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为了把关于超社会性、群体性的研究结合起来 , 我使用了 “蜂巢思维”这个暗喻 。 这不是我发明的 。
“蜂巢思维”这一概念指一种侧重群体或集体的意识 , 在学术范畴和大众范畴中被长期讨论 。 但在进一步讨论之前 , 我想在本书的框架下阐述一下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
首先 , “蜂巢思维”指的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自己进入一种更加关注集体的精神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下 , 我们与其他人拥有共同的关注点、目标和情感 。 有时 , 我们甚至会拓展自己的意识范畴 , 以便容纳社会中的其他人 。 (你是否需要拓展意识范畴 , 取决于你对“意识”一词的定义 。
“意识”被心理学界称为 “最难的问题” , 不是没有道理 。 )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曾经说过:“情绪不以人种为界 。 这不是说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另一个人……而是说这两个人正在共享这种情绪 。 ”
其次 , “蜂巢思维”还暗含这样一个原则 , 即我们所感知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独立的经历和决策 , 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集体 。
人类思维的“同步性”意味着某些阐释世界的思想和风尚独立于它们的出发者 , 有其自身的生命力 , 18—19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称之为“时代精神” 。 我们将讨论“评估”这一心理学概念 , 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做出的解读或叙事 。
我们将看到“蜂巢思维”如何影响我们对外界事物做出的评估 , 我们选择的评估方式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 。 “蜂巢思维”从集体的角度出发 , 判断何为真实、何为适当、何为正常、何为酷、何为重要 。
它不仅塑造了个体的积极或消极判断 , 还在塑造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及构建共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编辑|燕妮
_本文原题:《每日新书|《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
【澎湃新闻|《蜂巢思维》:你的想法是如何被别人带跑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