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原创 专题报道 ELLEMEN睿士70岁追肖战 , 老年大学火爆 , 拒当带娃工具的上海老年人中国正在走向深度老年化社会 。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 , 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亿 , 较上年增加945万 , 增幅为0.7% , 约为过去八年年均增速的两倍 。亿万体量的人群已经老去 , 在逐渐脱离主流社会高速运转的链条后 , 他们的人生却并没有自动降级至“easy”模式 , 在不为人知的边角地带 , 问题与矛盾 , 正不断在那些无法发出有力声音的老人身上堆积腐烂 。我们必须要关注这个愈加庞大的群体 , 他们的生活正和我们日趋年迈的父母重合 , 也隐喻着我们终将老去的宿命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83.66、81.27、86.14——这是今年70岁的尤梅芳在日记本上新写下的三个数字 , 是她从一份报纸上摘抄的“至2019年年底上海人整体平均寿命” , 以及“上海男性、女性的平均寿命” 。 数字86.14下标着一道红色波浪线 , 旁边画的括号里写着“我没有信心” 。在尤梅芳眼中 , 衰老就像日头东升西落一样无可避免 , 她没信心活到女性的平均寿命 , 但她并非从来这样沮丧 。 60岁时 , 刚退休的尤梅芳没觉得自己老 , 反倒浑身是力气 , 泡图书馆、一个人看电影、在家里开辅导班……2010年上海开世博会 , 她参观了十二次 , 把所有场馆走了个遍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尤梅芳出生在杨浦区的一个工人家庭 , 做了一辈子语文老师 , 到了老年 , 读书看报依旧是她最重要的消遣 。年近七十 , 尤梅芳的眼睛老花、记忆力飞速下降 , 看书超过一小时就要打瞌睡 , 高血糖、高血脂、关节炎全都黏着她 。“现在我什么都不行了 。 ”尤梅芳摇摇头 , 贯来洪亮的声音骤然低沉下去 。 身体的衰老带来了强烈的危机感 , 她住在老公房的四楼 , 没有电梯 , 每次上下楼梯都会紧紧抓住扶手 , 生怕自己有个闪失 。除了意外 , 疾病也是尤梅芳最恐惧的敌人 , 她越来越害怕去医院 , 怕闻到医院里的药水味 , 怕知道自己血糖、血压、血脂的指标 , “像判刑似的 , 好心情都会变得沮丧起来 。 ”哪怕自己和老伴身体都还算康健 , 安徽籍上海人郭建民也觉得 , 近年来 , 岁月流逝的痕迹加倍镌刻在了自己身上 。六十出头时 , 郭建民和老伴一年至少要去三个国家旅游 。 外孙刚满三岁 , 就被两个老人带着环游了十几个国家 , 从西班牙一路走到新马泰 。“(外孙)三岁半的时候 , 我们到美国去 , 带个推车、两个大箱子 , 再带个小赤佬 。 ”老伴徐阿姨回忆 , 小外孙五岁后 , 出国旅游不再用推车 , 累了多靠郭建民照料 , “他原来有点力气 , 抱得动、背得动” , 但现在 , “就不行了 。 ”前些年郭建民得了糖尿病 , 胃口变差 , 人也瘦得厉害 , 圆脸缩成了方脸 。 “人一瘦 , 皮肤就松了 。 ”郭建民抬起胳膊 , 散落着些老人斑的小臂皮肤耷拉下来 , 他抿嘴打量着 , 灰白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两年 , 郭建民的头发和眉毛几乎全褪成了白色 。 “染了后很快就长出来点白的 , 很难看 。 ”对外形颇为讲究的他 , 最后放弃了染发的老习惯 , “长期染发对皮肤、对人都不好 , 保命要紧!”年至古稀的尤梅芳和郭建民生活的上海 , 是中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 , 也是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 。 上海市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底 , 全市户籍60岁以上人口达518.12万人 , 占户籍总人口的35.2% 。 这意味着 , 每三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幸运的是 , 对五百余万正在或已经退出城市主流舞台的老年人来说 , 在上海这样的一线都市 , 老去 , 并不意味着你余下的生命 , 只能像结满旧青苔的石块沉入水底那样悄无声息——建设完全的老年大学体系 , 至少给老人们带去了一个重新跃出水面的支点 。截至2018年 , 上海已建成市级老年大学4所 , 区级老年大学22所 , 街镇老年学校221所 , 居村委办学点5503个 , 有超80万人次的老年人在这些教育机构学习 。郭建民在五年前电脑只会开关机 , 最多打开搜索页面看看股票涨跌 , 他曾让女儿教自己使用电脑的其他功能 , “她就噼里啪啦一顿敲 , ‘你看 , 好了 。 ’”孩子不耐烦 , 郭建民也觉得没趣 , 思来想去 , 自己报名了老年大学电脑班 。这几年 , 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中也开始普及 , 郭建民还上过两个学期的智能手机操作课 , 现在的他会用美颜相机自拍、发朋友圈 , 在APP下单买菜 , 出门用手机叫车 。“知识面开阔了 , 生活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 。 ”郭建民很满意自己取得的进步 , 他也明白衰老的脚步不可逆转 , 自己学的新知识迟早如浮萍般被时间吹走 , 不留痕迹 , 但“至少我会过”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分页标题
家中无事时 , 郭建民喜欢坐在餐厅角落的沙发上翻看字帖 。同为静安区老年大学的学员 , 70岁的陈凤娥觉得郭建民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 , “你不懂电脑 , 问子女 , 子女嫌麻烦不肯教……我当过其他班班长 , (学生)都这么反映 , 子女觉得将来你又忘了、又搞不清楚了 , 他没那么耐心 , 也没那么多时间陪你 , 只有老年大学 , 老年大学的老师真挺耐心 。 ”至今单身独居的陈凤娥没有郭建民式的困扰 , 不过老年大学对她来说 , 也算意义重大 。 从2006年到2013年 , 北漂归沪的陈凤娥一直在照料因车祸瘫痪的母亲 。 因头部受创 , 母亲被切除了四分之一的脑组织 , 失去了语言功能、情感控制力和几乎所有的生活能力 。日夜相对的母亲口不能言 , 一直单身的陈凤娥初回上海也没什么朋友 。 长期缺乏与人的正常沟通 , 陈凤娥担心自己“最后话都不会说” , 只能在每天看电视新闻时 , 跟着主持人一句一句说台词 , “练口型 , 要不然嘴都不张开 。 ”母亲去世后 , 陈凤娥才真正走出家门 。 她第一站去到上海图书馆 , 却发现书籍检索已经全部变成电脑操作 。 不会电脑的她只得退回到社区 , 经过半年摸索寻找 , 踏进了老年大学的门 。今天的陈凤娥给自己配上了年轻人惯用的智能手机 , 还能娴熟地操作电脑“抢课”——在老年化进程加快的上海 , 老年大学受欢迎的程度毋庸置疑 。 静安区老年大学目前开设了国学、语言、音乐、书画、摄影、保健和家政等相关课程 , 参与者众多 , 热门课程是“一座难求” 。静安区老年大学里流传着一位“疯狂”学员的抢课故事:新学期报名前一天 , 一位女同学得了急性胃炎 , 呕吐折腾一夜 , 第二天早晨高烧不退 , 却硬装出痊愈的样子 , 瞒着家人 , 赶早去学校报名选课 。2016年 , 静安区老年大学招生改为网络预约、线下付费 。 报名开始前一天 , 陈凤娥会在纸上抄下课程编号 。 上午9点系统正式开放 , 8点她就坐在电脑前“热身准备” , 以确保时间一到 , 自己能秒入最中意的课程 。 她清楚知道抢课失败的后果——与一门心仪学科失之交臂一年甚至两年 , 自己浪费不起这个时间 。“不上课是不行的 。 ”陈凤娥向我强调 , 每个学期 , 她总要尽量报满老年大学科目数上限的五门课程 。家住杨浦区的尤梅芳 , 也选择在离家20公里外的静安老年大学就读 , 为此 , 她每次出门上课要乘966路公交车 , 坐过26站 , 到达静安区老年大学万航校区 , 一次来回要花去四个小时 。这所尤梅芳、陈凤娥、郭建民三人就读的老年大学 , 坐落在上海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一条弄堂里 , 其成立于2012年 , 从一开始仅有400多人次学员的雏形 , 发展至一学期8大课系、127个课程、3000多人次的规模 , 只用了八年时间 。“(静安老年大学)那里的人都是精英 。 你得承认人分层次 , 近朱者赤 , 近墨者黑 。 ”上海人尤梅芳对交际圈子有着自己的坚持 , 五年静安老年大学的教育经历 , 也让她多了些优越感 , “老年大学去玩过了 , (杨浦)这里的人我都不太愿意跟他们啰嗦 , 见识少 , 又婆婆妈妈 。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2015年 , 尤梅芳走进静安老年大学 , 首个报名的课程就是中式烹饪 , 她一口气连上了三个学期 。59岁以前 , 作为小学高级教师的尤梅芳很少进厨房 , 她是家中挣钱的“主力” , 烧饭洗碗均由“烟酒不沾、家务全包”的下岗丈夫一手操办 。 尤梅芳学烹饪 , 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一定要学 , 女儿女婿要回来吃饭的 , 菜烧得好了总能吸引他们 , 他们就愿意来 。 ”女儿小欣住在离尤梅芳30分钟车程的地方 , 每周六夫妇俩会回到母亲家吃午饭 , 尤梅芳总要从周五开始提前准备一桌好菜 , 就连女儿的宠物狗“淘淘”吃的肉也会单独弄好 。丈夫癌症去世后 , 尤梅芳独自在70平方米的家中生活了十一年 , 她依恋女儿 , 却也没想过搬去和女儿女婿同住 。 “怎么会和孩子一起住?”尤梅芳给我科普 , 十个上海老人中有九个不会和子女同住 , “大家都要分开来 , 各有各的自由 , 我有我的家 , 干嘛依附于你 。 ”女儿是一家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 , 工作繁忙 , 虽然孝顺 , 日常能保证的也就是周末来家里吃顿饭 。 2013年尤梅芳正式退休后 , 家里除了老闺蜜偶尔上门喝个下午茶 , 并不会有什么新鲜客人 , 她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呆着 , 实在闷了 , 就到附近的一家肯德基里 , 点杯咖啡配份薯条 , 翻翻书、盯着人流发呆 。但尤梅芳不承认自己孤独 , “我朋友多 , 聚会多 , 旅游多 。 ”她床头的日历上记录着近期的行程:去医院配药、用手机编排文章、打扫卫生、看望老师同学……其中一大半都和老年大学相关 。我和尤梅芳见面前一天 , 因台风“黑格比”过境 , 上海骤降暴雨 , 她依旧穿越二十几公里 , 赶到老年大学的授课老师郦帼瑛家中 , 参加家宴 。“退休以后 , 我随心所欲 。 ”忙碌大半生后回归家庭 , 尤梅芳觉得自己还算幸运 , 不像那些男同志 , “他们的世界在社会上 , 现在回到家里来 , 是真的失落 。 ”对曾经的兵团干部许常胜来说 , 老年大学也是他消解孤独为数不多的途径之一 。 许常胜的父亲在建国初年跟随军队挺进新疆 , 从此扎根在当地 。 许常胜出生在新疆 , 在北疆的一处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生活了五十多年 。2015年 , 和许多兵团退休职工一样 , 作为一个新上海人家庭的附庸 , 许常胜携老伴追随儿子到沪上生活 。 在外环的商品房小区住了四年 , 孙子要升小学 , 一家人又搬到了内环学区里的“老破小” 。儿子一家住前楼 , 许常胜夫妻在后头另租了套一居室 。 居住水平急剧下降 , 搬家后又没了朋友 , 许常胜在小出租屋里憋得慌 。 他有个老战友也来过上海 , 两口子没待多久又回了新疆 , “不是因为没钱缺吃缺穿 , 是没有交流 。 他们除了给小孩做饭伺候一下 , 没地方去 , 很孤独 。 ”许常胜想要打碎这种孤独感 , 爱四处溜达的他很快发现:离家不远的梅园公园里 , 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南腔北调——这里聚集着一批和许常胜一样的老年“沪漂” ,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家中孙辈在附近的“牛校”福山外国语小学就读 。搬来的头个夏天 , 许常胜趿拉着拖鞋在梅园公园里来回绕 , 他观察到公园里总有合唱的中老年团体 。 唱歌必定需要伴奏 , 拉过四年二胡的许常胜看到了加入新社交圈的机会 。“不能一上来就突兀地插进去 , 人家也不知道你能不能拉?”作为外来者 , 许常胜有些小心翼翼 , 反复考量后 , 他决定先报名街道老年大学的二胡班 。因为弓法娴熟 , 许常胜被分在了表演班 。 有同学疑惑 , 老许为什么还来这学习?只有他自己知道 , “人要合群” , 后半生跟着儿子一起漂已是必然 , 想要在上海真正生存下来 , “老年大学是(新社交的)敲门砖 。 ”分页标题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只要时间允许 , 许常胜就会背着二胡到公园为合唱队伴奏 。 去年的乐器博览会上 , 向来节俭的他还花费5500元 , 购置了一把新琴 。加入老年大学后 , 许常胜熟悉了环境、提升了技术 , 再去公园拉琴也有了底气 。 合唱队的乐手很快留意到这个独自练琴的老人 , 邀请他来试试伴奏 。 几番谦让后 , 许常胜成了固定的伴奏成员 。给合唱队当伴奏的几年里 , 这个原先身材笔挺的兵团干部愣是拉弯了腰 , 但有了“新圈子”的许常胜自得其乐:“那些师团的厅局级干部又能怎么样呢?退休到了上海 , 还不是要把架子放下来 , 邋里邋遢带小孩 。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圆满的家庭和宽敞的房子 , 也并不能让持续衰老的郭建民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郭建民夫妇原本和女儿一家三口 , 共同居住在162平方米的市中心大三居里 。 两年前 , 郭建民把女儿女婿轰走 , 亲手毁掉了这种美满生活 。 “当年回上海前 , 我老丈人就说 , 他的房子郭建民不能住 。 老一辈的话的确有道理 , 老丈人不能和女婿一起住 。 ”郭建民用岳父徐子鹤——中国当代著名国画艺术家的话 , 为自己的行为添加底气 。女婿在家的各种表现 , 都让郭建民不满:在家四目相对时 , 女婿总把头扭到一边;有女性客人到访 , 女婿却穿着裤头在家里乱晃;两间卧室门对门 , 女婿每次关门声都震天响 , 像是表达不满;自己出门练歌 , 中午12点回家 , 女儿女婿还没起床……“看到你就像没看到一样啊!”郭建民模仿着女婿冷漠扭头的动作 , 激动得脸红 。 妻子徐阿姨端着保温杯坐到旁边 , 斜着眼插话打断他:“人老了会变的 , 他(郭建民)心眼很小 。 ”徐阿姨讲述的故事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 门大概是风带上的 , “有孩子的人怎么会睡到12点?说得太夸张了 , 他就是看女婿一百个不顺眼 。 ”徐阿姨判断女儿一家搬走是因为郭建民唱歌、吹笛的噪音大 , 影响了外孙学习 。 她翻出之前郭建民在中午练习长笛 , 被邻居投诉到物业的黑历史 , 末了还补上一句评价:“啾啾啾啾 , 吹得难听死了 。 ”家中没了女婿 , 和妻子的分歧也浮上水面 。 对快50岁才从安徽转调上海、长期待业的郭建民来说 , 家里一直是妻子绝对的主场 。妻子的画桌是画家父亲留下的遗产 , 一张两米长的红木桌 , 而郭建民惯用的画桌是家里替下来的饭桌 。 郭建民没见过自己的工资卡 , 也轻易拿不到身份证 , 每次只能从妻子那申请零花钱 。 前阵子 , 他从淘宝上花二十多元买了件白色中式短袖 , 想用来自拍“拗造型” , 却招来妻子一通教训 , “我给他买衣服都是国外买 , 一件七八百块钱 , 他买的这能穿吗!”今年69岁的徐阿姨是典型的上海高知女性 , 日常生活讲究 , 妆台上整齐码放着娇兰、雅诗兰黛这样的大牌保养品;见客时 , 眼角还描着精致的眼线 。 除此之外 , 她还是九十年代就跳入股海的老炒家 , 理财上也是一把好手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郭建民的书房紧邻厨房 。 关于家务事 , 他和妻子分工明确:妻子烧饭 , 自己刷碗 。和郭建民不同 , 退休后的徐阿姨把炒股当上班 , 一周五天 , 白天最好的两个时段 , 她都在电脑前看大盘 , 为此还退掉了老年大学的钢琴课 。 许多时刻 , 郭建民都是一个人 , 清晨去公园散步、和雕塑自拍、戴耳机录全民K歌、乘公交到老年大学上课……就像他微信昵称的后半句:“独来独往” 。只有在老年大学 , 郭建民才能用另一种他认同的身份活跃着 。 每次出门上课 , 个子挺拔、五官端正的郭建民都打扮得精神 , 冬天要带上一顶鸭舌帽 , 夏天手里得攥把折扇 , 扇面是自己画的 , 一面是马 , 一面是诗 。在学校里 , 大家习惯叫郭建民“天马” , 他偏爱马 , 最喜欢临摹徐悲鸿的马 , 就连微信名也叫“天马行空” 。 郭建民能写擅画的技能 , 在这里得到了广泛承认 , 同时 , 他还是诗歌班同学公认的美男子 。 “有明星相的‘上海老克勒’”是尤梅芳这样的女同学对郭建民的共识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竹笛、茶壶、笔墨纸砚......郭建民把自己爱好的各种事物都堆积在画桌上 。在静安区老年大学读了七八年 , 郭建民一直保持着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去上课的习惯 。 “人是社会动物 , 一定要在社会里 , 否则就被抛弃了 。 ”坚持上老年大学 , 能让郭建民觉得 , “能参与到外面 , 有点自我价值 。 ”60岁的上海人戴月 , 也是从街道老年大学开始 , 找到了自己的新身份 。 在这之前 , 她做了十三年外婆 , 其中十年都在帮女儿带孩子 。戴月最初报名的是舞蹈班 , 很快转而投奔松山居委会舞蹈队 。 入队的这两年 , 虽不算舞蹈队主力 , 日常排演也多被挤在边缘位置 , 但戴月却感到多年未有的舒畅 。 今年6月 , 独生女生二胎 , 生产当天她没赶去医院 , 反和跳舞的姐妹相约去游泳 , 还学花样游泳队员在水中表演倒立 。分页标题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加入舞蹈队后 , 戴月觉得自己跟对了队伍 , 就像“找到蜜蜂就找到了花朵 。 ”(右一为戴月)“照顾她是她老公的事情 , 不是我的事情 。 ”戴月翻看着手机里小外孙的出生照 , 语气爽利、表情明快:“尝过自由的滋味 , 就不能回到过去了 。 ”现在只要不下雨 , 戴月每天雷打不动去到梅园公园跳舞两小时 , 踩一双银色舞鞋搭着花裙子 , 再配上串珍珠项链 , 水兵舞、探戈 , 一曲接一曲 , 三伏天也不休息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每天上午9点 , 戴月所在的舞蹈队准时在梅园公园的凉亭前开练 , 水兵舞、探戈等轮换练习两小时 , 不同舞种还要匹配不同风格的服装 。有时 , 戴月来公园会带上丈夫、父亲 。 夏日阳光毒辣 , 丈夫躲进爬山虎的藤蔓里 , 远远盯着她欢快的舞步 。 “我同事提议去浙江周边山里住两三天 , 她嫌出去旅游太热 , 不愿去 。 ”丈夫不解 , 为什么觉得旅游热的戴月 , 在公园跳舞汗落成滚珠 , 却一声热也不喊 。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静安老年大学的一位教师粗略统计过 , 上课的老年学员中 , 三分之一的人是抱着“随便玩玩”的心态来消磨时间 , 而陈凤娥则是剩下三分之二中最特别的存在 。 她求学的目标明确且坚定:提升自己 。 简单四个字却承载着她的一份夙愿——北漂三十余年 , 她在一家病毒研究所工作了26年 , 却因职场争斗等多重原因 , 被“驱逐”出去 , 退休前十年只能如游魂一般 , 飘荡在几个单位间打些零工 。 现在 , 她想要“让他们(病毒所)重新认识我” 。陈凤娥对自己要求严格 , 2014年第一学期报名老年大学 , 她就是“优秀学员” , 往后每年的“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评选 , 她都榜上有名 。 有次班级聚会 , 陈凤娥无意中问任课老师 , 大家跟着他学习能否再有提高 , 老师笑了笑 , 轻描淡写道:“就玩玩呗 。 ”陈凤娥听后却觉得伤心 , 果断退掉了这位老师下学期的课 , “我哪里有时间跟着你玩玩 , 我现在是向死而生!”在老年大学学得多 , 意味着忘得也多 。 电脑、IPAD、手机等数码产品的很多功能 , 都需要单独报班学习 。 2019年秋天 , 陈凤娥再次出现在电脑日常使用班 , 授课老师几乎脱口而出:“你不是已经上过了?”“忘了 。 ”陈凤娥没觉得不好意思 , 忘了就从头学 , 回炉是常事 。 “德国不是可以工作到75岁吗?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做点事情?我们有能力有热情 , 想融入社会!”虽然头发已经全白 , 70岁的陈凤娥依旧不服老 。 “我心理哪里像70岁的人呢?”和我交谈时 , 她反复提出这个问题 。 不过 , 已经先后送走两位至亲的陈凤娥也知道 , 哪怕信念坚定 , 自己依然逃不开和时间的赛跑 。 她对时间有着严谨的安排:每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上午 , 是在老年大学上课;周二一整天要练习人像摄影;周四得去社区做志愿服务 。“你知道吗?我们社区住着18个国家的人 。 ”陈凤娥的家藏在静安寺附近的小弄堂里 , 她对社区的一切动态了如指掌 。同为独居老人的尤梅芳 , 在背后也忍不住佩服陈凤娥:“她生活比我还要苦 , 一辈子没结过婚 , 还那么自信 , 还去参加孤老院的活动 , 精神世界很好的 。 ”女人独居的不易 , 尤梅芳体会的尤为清晰 , 她在去年才彻底解决住房产权问题——房子是已故公婆的遗产 , 女儿拿了120万 , 自己凑出20万 , 才把和小姑子争夺几十年的部分产权买断 。“一直到70岁 , 我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 冤不冤?”这是尤梅芳积压多年的心病 , 关于房产纠纷 , 她还写了好几首诗 。 说起这些 , 尤梅芳又忍不住叹气 , 她无法想象 , 如果没有女儿去找律师、出房款 , 自己会面对何等处境 , 她只得庆幸:“全靠我女儿 。 ”女儿 , 是尤梅芳挂在嘴上的关键词 , 她有两个欣赏的年轻偶像 , 一个是“努力、干净”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 , 另一个是青年艺人肖战 。“我女儿喜欢 , 她是肖战迷 。 ”女儿追星 , 尤梅芳也跟着看《陈情令》 , 还清楚记得主演肖战的生日 。 她的卧室里存着女儿的七大本写真照 , 会在朋友上门时主动抱出来分享:“给你们看我女儿的艺术照 , 很好看 。 ”孩子、孙子和丈夫 , 这些同龄女性经常讨论的话题 , 陈凤娥不感兴趣 , “我没有这方面内容” , 她更愿意和男同志谈时事政治 , “我是事业型的 , 不是生活型的 。 ”单身女人没子女可靠 , 不像尤梅芳看到的那样顺利 , 人到老年 , 陈凤娥遇上的麻烦更多 。 弄堂房子空间有限 , 陈凤娥的厕所门和邻居的相对 。 她好几次遇上男邻居在卫生间洗澡不把门关牢 。 “他全身裸露站在门缝里 , 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是小姑娘啊?恶心嘛!”事情尴尬 , 陈凤娥不好大肆宣扬 , 只能横眉冷对 , 结果男邻居又到处传闲话 , “这老太太脾气很古怪!”陈凤娥还在楼道遇到过老年露阴癖 , 她到社区告状 , 结果被对方反告 。 “左不是右也不是 , 还好居委会没否认我 。 ”陈凤娥假设过 , 如果有丈夫在身边 , 这种事会少一点 。信念和使命感 , 是支撑这个身高仅一米五、满头白发的老年女人 , 昂扬生活下去的源动力 。 和陈凤娥的几次交谈中 , 上海市发的“300块钱孤老补贴”和“病毒所”是她反复嚼磨的词汇 。 前者是她定义的责任——“我退休金也不低 , 每个月白拿这300块 , 是要回报社会的 。 ”后者则是她退休前未竞的梦想——“生物制品出口 , 我觉得现在机会来了 , 中国疫苗一定要有个形象代言!”“回到病毒所” , 是陈凤娥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 , 哪怕她在那里始终未得重用 , 唯一交好的朋友 , 也只是实验室的一位清洁女工 。陈凤娥的文章常登上校刊《金色池塘》 , 回忆录写作班交期末作业 , 她写下了自己母亲的故事 , 文章在区里办的征文活动中获得“优胜奖”……这些文章和荣誉证书 , 陈凤娥都会单发一份给病毒所人事处的老处长 , “让他知道我的进步和能力 。 ”学习回忆录写作和摄影 , 是陈凤娥重回病毒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病毒所的几位院士曾被新华社专门报道过 , 而她想要回去为那些已经80多岁 , 却默默无闻的研究员们著书立传 , “他们也是贡献过的 , 我要为这些人写!”分页标题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外孙十岁生日这天 , 女儿一家回来和郭建民夫妻一起庆祝 。 吃的饭菜、笑着的女儿、可爱的外孙、下午一家人看的电影 , 郭建民全拍下来晒在朋友圈 , 里面唯独没有女婿的影子 。已经在外面出租屋住了两年的外孙 , 向郭建民表达了想要搬回来的想法:“您不能和我爸爸关系搞好点吗?”外孙甚至提议 , 如果外公和父亲的关系无法缓和 , 让外公去住钦州路上的小房子 , 他们一家好回来团聚 。徐阿姨心疼女儿一家每月8800块钱的租金 , 反复在郭建民耳边唠叨 , 他却依旧不为所动 , “根本不要回来 , 绝对不要回来!”偌大的房子只住了两个人 , 郭建民不觉得空旷寂寞 , 他每周周中要赶去老年大学打卡上课 , 还得抽空参加老师同学们组织的诗会、茶会 , 去艺术馆看画展;周末拉上妻子和朋友去KTV练习唱歌 。郭建民把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 , 他在为接下来的80岁做准备 。 80岁是老年大学报名的年龄上限 , 郭建民准备一直学到那时候 , “要为老得连老年大学都不能上的时候做准备 , 人总要融入社会嘛 。 ”“老了何妨/经历就是财富/年轮就是荣光/皱纹是最美的花/银发是最美的奖……”创作这首《老了何妨》的短诗 , 尤梅芳只用了一小时 , 她做梦也没想到 , 居然被诗歌班老师推荐登上了校刊 。 尤梅芳觉得“滑稽得很” 。 “滑稽”是尤梅芳的口头禅 , 在更多时候可以翻译成:“哎呀 , 这怎么好意思?”尤梅芳的网名叫“芳芳” , 她用来给诗作署名时 , 要再加上“银发”二字 , “不要让人误会 , 以为我是个18岁的芳芳呢 。 ”老年大学是尤梅芳享受自由、释放自己的地方 , 她在班级里也遇到过几个老年丧偶的同学 , 并很快成了她们的倾诉对象 。“因为我理解她们的孤独 , 但我不孤独 。 ”尤梅芳向我展示她的微信笔记 , 里面存着她创作的诗集和文章:“有些话没法和孩子们讲 , 我就经常写些小文章 。 有写给九泉下公公婆婆的信、写给九泉下丈夫的信……”停顿半刻 , 她歪了歪头 , 浑浊的眼里淌出些许微光 , 试探问道:“可以发给你看看 , 你能写点小小的看法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 给我一点快乐 , 可以吗?“
70岁追肖战,老年大学火爆,拒当带娃工具的老年人
尤梅芳打量过身边的亲朋好友 , 发现十个老年人里顶多有两个上老年大学 , 其余大多是在跳广场舞、打麻将、带孩子做家务 。“这么大年纪 , 还读什么老年大学?”头几年总有这样的问题砸向陈凤娥 , 但现在却几乎听不到了 。 陈凤娥还记得自己2014年初到静安老年大学 , 景况远没有今天火爆 , 学校老师还动员她带家人一起报名 。 短短6年 , 今非昔比 。人生不是到60岁以后 , 自动降级为“easy”模式 , 退休更不是努力生活的终点 , 关于生存命题的抉择和挣扎了无尽头 。 对活在上海这座超级城市的小部分老年人来说 , 老年大学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树洞 , 消解着他们无处安放的焦虑与无措 。这一两个月 , 陈凤娥跳跃的情绪被奇妙地安抚了下来 。 “你看有6个点赞!”她打开自己和病毒所老处长的微信聊天记录 , 手机在我眼前飞速晃过 。 她将自己在老年大学和社区获奖的照片发给了老处长 , 对方回复了6个翘大拇指的emoji表情 。 陈凤娥兴奋得要命 , 在她看来 , 处长的态度较以前发生很大变化 , 这串表情符号意味着明确的认可 。因为想提升的东西太多 , 身边有朋友劝陈凤娥转去师资力量更强的市级老年大学 , 但她舍不得走 。 在她心里 , 生活是从进入静安老年大学开始有了起色 , 就像是一个溺水者突然抓住了浮板 。 现在 , 她站了起来 , 甚至头可以昂得更高 。陈凤娥只为余生准备了一次主动离别 。 “我摄影玩了一个学期 , 接着要转到声乐班 。 明年建党100年 , 病毒所肯定会有大活动 。 ”她素来严肃的表情变得更认真 , 带着京腔的普通话也郑重起来:“有大活动我要回去 , 以前我上过台演唱过 , 现在有机会我要重新上台!”静安区的弄堂小屋 , 是父母留给弟弟的家 , 陈凤娥坚持自己只是暂住 , 不邀请别人去那间房子做客 , 也提醒爱书如命的自己 , 别买太多书堆在那里 。 她仅有的一套房产在北京朝阳区 , 回到上海十四年 , 她没打算卖掉这套房子 , 也没有出租 。尽管希望渺茫 , 陈凤娥仍然期待着某天能获得病毒所的重用 , 重新北上 , “不要瞧不起我们 , 也不要忘记我们 。 ”(应需求 , 文中陈凤娥为化名 。 )摄影:Dage采访、撰文:王小山原始标题:《70岁高龄追肖战、广场斗舞搞政治 , 拒当带娃工具的上海人们》